西麦食品(002956):长周期成长的健康食品龙头
长城证券 2025-02-10发布
燕麦作为首个通过FDA健康声明的食品,预防保健功能已得到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认可。据公司年报,199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燕麦的健康声明,重点强调了燕麦膳食在预防疾病,维持个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FDA表示每天摄入至少3克来源于燕麦的β-葡聚糖将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谷物β-葡聚糖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及辅助降低血糖等作用。以这个声明为开端,把膳食调理作为疾病管理及预防的一种辅助干预措施的理念,逐步推广开来并渐渐为大众所接受。截至2022年,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全球多个行政区域已经批准了关于燕麦产品相关的健康声明。
在老龄化趋势及健康意识提升下,燕麦的保健功能将催生更多需求。当前燕麦市场以中老年用户为主,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能减轻胰岛素需求,具有调节血糖、血脂的功能,是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病人膳食的最优选择之一。据央广网2024年11月报道,到2035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数量将从现在约4000万人到2035年翻一番达到约8000万人,到2050年翻两番达到约1.47亿,占总人口11.4%。糖尿病是老年病的典型代表,但近年来因营养过剩、糖摄入过量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呈年轻化趋势,随着国人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及疾病预防治疗的现实需求,燕麦消费将不仅限于中老年群体,而将以更多元化的新产品进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我国燕麦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人均消费有巨大提升空间。据euromonitor,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燕麦市场,2024年规模接近130亿美元,我国当前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人民币;人均数据上,典型欧美发达国家人均燕麦年消费额稳定在30美元上下,我国仅约1美元。据测算,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燕麦消费量迅速提升,至2019年增长近3倍,CAGR达到12.0%;与香港市场比较,2019年中国大陆人均燕麦消费额约为香港人均的10%,较2010年提升近一倍。2020年疫情发生后受场景和消费力影响国内市场有所波动,鉴于消费基数的巨大差距和老龄化趋势演绎,随着经济稳定向好,预计国内市场将重新回到较快增长区间。
西麦已成长为国内燕麦行业龙头,积极拥抱新渠道,拓展国际市场。euromonitor数据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西麦市占率在2022年正式超越桂格,成为国内第一燕麦品牌,之后不断扩大差距,2024年市占率达到24%。公司顺应媒体渠道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迁,充分利用线上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积极进行西麦品牌的传播和消费者沟通与互动,并通过品牌形象代言人,进一步扩大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公司拥有完善的电商渠道,现已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B2C平台,京东京喜通、阿里零售通等B2B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主流电商平台继续保持线上燕麦品类TOP1。公司与时俱进,持续布局零食渠道、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创新渠道,以灵活敏锐的反应巩固行业领导地位。公司已迈出品牌国际化布局的第一步,已出口至荷兰、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迪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广泛影响力的全球领先的中国燕麦品牌。 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利润端优化空间较大。2018-2023年,公司营收保持快速增长,CAGR达到13.1%;净利润下降约15%,主因燕麦价格趋势上行使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快速扩张期公司销售费用率始终保持在约30%+水平,后续随着 原材料价格变化及其他增效措施,利润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6.5%;实现净利润1.09亿元持续恢复,同比增长17.4%。 投资建议:燕麦食品的健康功能得到愈加广泛的认识,顺应老龄化趋势及健康意识觉醒,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早期,人均及消费总量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作为燕麦行业龙头公司,有望持续享受市场扩容及集中度提升红利,近年来由于成本上行及快速成长期高营销投入,后续利润端有一定改善空间。预测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56、0.76、0.9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5x、21.2x、16.3x,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新渠道投放效果不佳;出口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