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邮储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8-29 16:20:01

中 国 邮 政 储 蓄 银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CO., LTD.
(股票代码:601658)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1)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本行网站以及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2025 年 8 月 29 日,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及业绩公告。本行应出席董事 16 名,亲自出席董事 15 名,姚红董事由于其他公务安排,书面委托刘建军董事出席会议并代为行使表决权,出席人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4)本行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 2025 年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国际审阅准则审阅。
(5)经股东大会批准,本行于 2025 年 1 月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部普
通股股东派发 2024 年度中期现金股利,于 2025 年 4-5 月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
的全部普通股股东派发 2024 年度末期现金股利,2024 年全年现金股利为每 10股派发人民币 2.616 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人民币 259.41 亿元(含税)。2024 年度,本行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行董事会建议派发 2025年度中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 10 股派发人民币 1.230 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约为人民币 147.72 亿元(含税),该分配方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2.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A 股股票简称 邮储银行 股票代码 601658
A 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股票简称 邮储银行 股票代码 1658
H 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姓名 杜春野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3 号
电话 86-10-68858158
电子信箱 psbc.ir@psbcoa.com.cn
2.2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2025 年 6 月 30 日 2024 年 2023 年
标普全球 A(稳定) A(稳定) A(稳定)
穆迪 A1(负面) A1(负面) A1(负面)
惠誉 A(稳定) A+(负面) A+(稳定)
标普信评 AAAspc(稳定) AAAspc(稳定) AAAspc(稳定)
中诚信国际 AAA(稳定) AAA(稳定) AAA(稳定)
2.3 总体经营情况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长期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不断激发内生动能,提升核心能力。向“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稳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目标迈进。
一是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加快向稳健、均衡、有韧性的发展模式转型。本行持续强化“六大能力”1建设,加快创新变革、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持之以恒打造专业化、体系化、机制化能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突破 18 万亿元,达 18.19 万亿元;总负债突破 17 万亿元,
达 17.05 万亿元,资产负债总额双双站上新台阶。在《银行家》(The Banker)
杂志 2025 年“全球银行 1000 强”排名中,按一级资本连续第三年位列第 12 位;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继续保持国内商业银行领先水平。
二是业务结构加快转型,资产负债表更加均衡。资产端,坚持以 RAROC(风1 “六大能力”是指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
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为标尺开展动态配置,优化信贷与非信贷、零售与公司结构。不断挖掘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潜力,全面提升各类信贷资产的均衡配置能力,上半年贷款增加 6,229.82 亿元,同比多增 1,131.13 亿元,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 0.90 个和 0.25 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增长稳健,保持较好韧性,上半年增加 887.93 亿元,增长 1.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公贷款增加5,410.98 亿元,增长 14.83%,同比多增 2,229.24 亿元,形成更加稳定的批零联动结构。非信贷资产灵活配置,持续加强市场研判和前瞻性布局,深化多元化交易策略研究与应用,提高综合收益。负债端,践行量价统筹的发展理念,优化价值存款管理机制,将低成本的同业活期存款纳入价值存款口径,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努力将稳定、低成本的负债资金来源打造成为长期、可持续性的优势。
上半年存款突破 16 万亿元,达到 16.11 万亿元,增长 5.37%,其中公司存款增
加 2,296.23 亿元,增长 13.86%。加强存款定价精细化管理,上半年存款付息率1.23%,较上年继续下行 21 个基点,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上半年净息差 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三是轻型化转型加快推进,收入结构更加多元。本行聚焦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轻型化转型,实现从“依赖单一息差”到“多元价值创造”的跨越,构建更加稳健的多元收入格局。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 492.28 亿元,同比增长 0.85%;营业收入 1,794.46 亿元,同比增长 1.50%。非息收入贡献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 169.18 亿元,同比增长 11.59%;其他非息收入 234.70 亿元,同
比增长 25.16%,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同比提升 0.85 个、2.47 个百分点。
四是全面提升风险引领能力,主要风险态势平稳可控。行业零售信贷增长普遍承压,本行把好业务准入关,全面审视和优化风控策略,强化智能风控建设应用。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 0.92%,继续保持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 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全力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持续完善风险差异化定价体系。深化行业研究,加快“看未来”技术推广应用,深度挖潜优质客户,批复
客户 10,629 户,同比增长 41.17%;批复金额 2.40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1.21%。
五是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打开新的业务发展策略和空间。成功完成 A股定向增发 1,300 亿元,全面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
率 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 0.13 个、0.96 个
百分点,有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首次主动调整代理费率,有力推进“自营+代理”模式市场化运行。拟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丰富牌照资源,有力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
本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凭借遍布城乡近4 万个营业网点形成的渠道网络,服务超 6.7 亿个人客户,构建起最具广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于这一资源禀赋,本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战略与自身特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资金优势,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着力将普惠金融打造成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优势,加快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同时,突出科技金融,抢占科技金融赛道的战略高地,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担当绿色金融先行者,努力成为陪伴在客户身边的养老暖心银行,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态银行,在“五篇大文章”中全面彰显邮储特色。
一是完善落实“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构建立体化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变革,聚焦县域、社区、街区、园区、校区,满足城乡居民各类金融服务需求。截至报告期末,涉农贷款余额 2.44 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72 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三是建立“专业型+特色化+示范性”多层次科技金融专业机构体系,成立一批科技金融事业部,聚焦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为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科技型
企业超 10 万户,科技贷款1余额突破 9,300 亿元,本年净增超 900 亿元。四是持
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
绿色金融机构 45 家,绿色贷款2余额 9,586.3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1.59%,高
于各项贷款增速 4.60 个百分点。五是加快形成养老金融的特色优势,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千万户,缴存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28.85%;积极打造“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3,已实现多种产业运营模式项下的重点业务落地。六是升级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实时数仓日均处理数据量超 50 亿条,同比增长约1 科技贷款为人民银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中科技贷款口径。
2 绿色贷款按照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试行)》统计,对比期数据已重述。
3 “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是指“五个重点领域、两项策略、三种营销服务模式”。聚焦康养旅居、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智慧健康养老、银发产品制造五个重点领域;强化客群策略、区域策略;创新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营销服务模式、全产业链营销服务模式、GBC 联动(政府、企业、个人)营销服务模式。
80%。以“i-Super”数字金融指数1衡量数字化转型质效,优化发展路径。
本行立足资源禀赋,固本强基,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构建更具韧性的业务体系。加快推进“服务强县富镇”“城市业务攻坚”“网点效能跃升”“公司业务提升”“手机银行全面突破”等“五大行动”与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体系、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风险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等“七大改革”,围绕做强长板、拉长短板、锻造新板,推动全行战略升级优化。一方面,深耕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不断巩固传统优势。打造高效率、低成本、风险可控的特色“三农”金融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服务场景化获客、综合化提质、集约化增效,构建个人业务“零零+批零”拓客体系、“客层+客群”经营体系,将传统普惠业务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零售 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17.67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87%,其中富嘉及以上客户2AUM 较上年末增长11.69%。另一方面,发力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不断提升价值贡献。公司金融“1+N”经营服务新体系3纵深提升,强化主办行客户综合开发、链式拓客,提升客户综合价值创造,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达到 6.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72%。做精城市金融,围绕城市业务攻坚目标和重点行动,实施重点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金融发展模式。资金资管业务以业务布局的综合化推动实现价值贡献的多元化,同业客户

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