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8日)
公告时间:2025-08-29 15:32:14
证券代码:688222 证券简称: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 年 8 月 28 日)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类别
□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会议)
2025 年 8 月 28 日 10:00-11:30(分析师电话会议):
中金公司、中泰证券、国联民生、方正证券、国信证券、长
江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国金证券、国盛证券、国泰
海通、天风证券、申万宏源、信达证券、东吴证券、东北证
参与单位名称 券、光大证券、浙商证券、国投证券、PrimeCapital、中域
投资、太朴持信基金、国泰基金、尚诚资管、神农投资、国
华兴益保险资管、金百镕资管、观合资管、青骊投资、人保
基金、人寿养老、国元证券、荷荷基金、枫泉资管、民生加
银基金、青榕资管、红塔红土基金、泓德基金、中融汇信、
东海基金、南华基金、中邮证券、天风国际
时间 2025 年 8 月 28 日上午 10:00-11:30
参会方式 电话会议
2025 年 8 月 28 日:
上市公司参与人 董事长、总经理:JIN LI(李进)
首席财务官:刘红哿
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耿世伟
证券事务代表:朱蕾
一、公司 2025 年半年度业绩基本情况介绍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7 亿元,同比增
长 16.58%;归母净利润 5,004.20 万元,同比增长 390.72%;
扣非归母净利润 5,391.19 万元,同比增长 2,517.66%;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1 亿元,同比增长 51.48%;主
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 53.82%,同比增长 7.23 个百分点。
2025 年上半年,全球市场保持活跃态势,客户需求日
趋多元。成都先导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以全球化视野深化合
作,通过国内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持续优化国际市场策
略,进一步提升市场定位的精准性与业务运营效率。公司有
序推进各技术平台的商业项目与研究项目,并积极探索商
业化落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毛利率的同步增长。
DEL 板块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实现收入 10,219.01 万
投资者关系活动 元,同比增长 40.45%,增速明显,主要系今年以来,面对
主要内容介绍 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公司的 DEL 相关的定制库和筛选业
务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尤其是 DEL 库定制在 2025 年上半
年多样性导向定制库进展强势,收入明显增加。其次,来自
FBDD/SBDD 板块的收入 6,523.89 万元,同比增长 4.15%,
主要系公司英国子公司 Vernalis 在本期确认里程碑收入,
进一步巩固了 FBDD/SBDD 平台的稳步发展。同时,OBT
板块在持续拓展传统核苷单体合成业务的同时,借助递送
分子相关服务,实现了小核酸一站式项目的商业转化。TPD
板块在 2025 年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
基于 PROTAC 技术的新项目合作。
与此同时,母公司和英国子公司 Vernalis 对研发投入进
行了结构性调整,在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了
资源配置效率。此外,公司切实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初步
构建起以国际国内标准为参照的 ESG 工作体系,并发布了
首份中英双语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现公司长期价值追求与
社会担当。
二、问答环节
问题 1:如何看待先导未来 3 到 5 年的发展,包括资源
投入、研发管线收获及各块业务增长驱动?
回答:未来 3 到 5 年公司将从多方面推动发展:
1、维持核心业务稳定增长,包括 DEL 业务应用方式多
样化:继续扩充公司 DEL 库小分子数量的同时,进一步
扩展 DEL 库的分子类型,使得 DEL 库中分子结构更加
多样化、更具新颖性,比如公司目前正在扩展建设的多
肽库,其应用场景广泛,可作为治疗分子、小核酸递送
体系、核素药物递送体系及抗体替代物等,处于快速增
长阶段;排他性 DEL 库筛选业务进一步拓展 DEL 技术
可适用的靶点和其他筛选条件范围等。并且,积极探索
挖掘公司过去 10 余年积累起来的相对独特而且规模较
大的 DEL 筛选和修改数据,结合人工智能 AI 技术开发
下一代探索化合物空间的方法,加快更高质量新药分子
的发现及优化。
2、针对 FBDD/SBDD 技术,加快与 DEL 技术的融合与
协同:①通过 DEL 技术突破 FBDD 技术中效率的限制,
将 FBDD 技术可用于药物发现的分子模块数筛选增加
至数万级;②衔接 SBDD 技术与 DEL 技术,将 DEL 技
术筛选发现的苗头化合物(Hits)更快速可靠地进行优
化至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s)。
3、核酸业务通过服务和自有项目补充服务内容:早期核
酸合成、优化生物学评价项目将转化为下游 CMC 及生
产性项目,推动持续增长。后续结合公司计算科学团队
着重在小核酸序列设计和递送系统方面布局,希望通过
高质量的核酸序列设计、递送系统开发加速小核酸药物
的早期研发进程等其他相关核心技术的开发,进一步完
善实现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与业务布局。
3、蛋白降解领域聚焦分子胶,成都先导已经具有靶向降
解药物的完整研发能力,围绕利用新颖 E3 连接酶配体
分子布局差异化的蛋白降解项目,同时通过 AI 平台完
善创新药的发现、优化转化及商业转化。
4、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 DEL+AI 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
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筛选分子的化学
空间,丰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旨在通过建设迭代
式的 DMTA 循环模式以加速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及优
化过程。
5、公司将谨慎优化更新管线,整合资源产生联合型应
用,推进中长期项目及合作。长远来看,希望更多的自
研管线逐步进入临床后期或商业化阶段,通过对外转
让、合作开发或自主推进,实现可持续的分成收入。
问题 2:先导在 AI 技术平台应用与结合方面与同行相
比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回答:成都先导的 DEL+AI 平台特点在于,能够为未知
结构的靶点产生海量的数据,同时以已有数百个靶点的
海量高质量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数据作为训练和参
照,干湿实验结合,实现更为精准的化合物活性预测和
优化。先导基于 AI 模型主要聚焦两个方向的研究:
(1)利用成都先导已经积累的 DEL 筛选项目的大
量数据集,构建靶点-万亿化合物的亲和力预测模型,赋
能高质量苗头化合物发现环节;(2)成都先导聚焦 AI
分子生成和评估、高精度结合自由能计算以及 AI 成药
性评估,结合公司搭建的高效化学合成和高通量化合物
检测平台,建设 DEL+AI+自动化的“设计-合成-测试-
分析”(DMTA)分子优化的能力平台(HAILO),干
湿结合加速化合物优化环节,旨在通过建设迭代式的 DMTA 循环模式以加速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及优化过 程。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 DEL+AI/ML 在新
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HAILO” 平台),报告期内在平台建设、模型迭代和管线推进几 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1)模型与数据:依托 DEL 海量筛选及自动化实验平 台产生的多维度数据,迭代升级靶点-小分子活性预测 模型,并同步构建适配高通量化学平台的分子生成模 型;
(2)高通量化学平台:基于上述模型,快速完成以 TRIM21、CRBN 为 E3 配体的多靶点分子胶库设计与 合成;
(3)高通量生物平台:高通量生物自动化系统完成平 台整合与自动化试行;
(4)项目管线:新增两个自研项目已经依托 HAILO 平 台启动首轮 DMTA 循环并找到先导化合物进入评价 环节和下一轮优化。
问题 3:并购方面有何进一步规划?
回答:公司将持续保持对国内外行业相关先进技术的密切关注,在条件成熟时投资或收购行业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型公司,通过资金、人才、资源的投入进行孵化、培育,以进一步充实公司的研发实力,丰富公司的业务链条,使公司技术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通过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风险对冲,实现公司战略短期与长期的更平衡发展。公司现在并购标准分为三类:一是围
绕现有业务(如蛋白降解、FBDD 等),寻找能强化员工构成、能力和竞争力的标的;二是上下游延伸,包括下游 CMC 和制剂企业、上游生物模型及蛋白企业等,前面两类希望能对业绩起到直接强化作用;三是新技术探索阶段的潜力型标的,优先考虑亏损不大、能力突出的标的。
我们将继续秉持严谨、创新的原则,在全球化视野下积极寻求符合公司战略的发展机遇,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问题 4:如何看待多肽领域的布局?
回答:多肽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其应用场景多元:可作 为治疗分子(如现有多肽药品),包括线性肽、环肽、 修饰过的多肽等;还可作为递送载体(如递送核素、小 核酸)及用于双功能抗体类似的新型应用。产业链布局 需考量氨基酸(含非天然氨基酸)供应、多肽结构设计、 高效合成及放量生产等,成都先导目前采取多元化策 略,从基础砌块选择设计、库的构建策略(利用 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