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18 18:39:50
证券代码:600089 证券简称: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零二五年八月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800,000.00万元(含本数,下同),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简称 实施地点 实施主体 投资总金额 募集资金投资金额
准 东 20 亿 新疆准东经济 新疆准能化
1 Nm3/ 年 煤 制 技术开发区将 工有限公司 1,703,941.12 800,000.00
天然气项目 军庙产业园
合计 1,703,941.12 800,000.00
项目总投资金额高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金额的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同时,若本次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低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使用金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若公司在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到位之前,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对项目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则先行投入部分将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以募集资金予以置换。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 20 亿 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项目简称:准东 20 亿 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建设单位: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疆准能化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庙产业园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 3 年
2、项目建设内容
准东 20 亿 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将新建年产能为 20.54 亿 Nm3的煤制天然
气的生产设施(其中 8.4 亿 Nm3天然气转换为液化天然气 LNG58.2672 万吨),
生产装置包括固定床熔渣气化装置、变换及热回收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压缩制冷装置、煤气水分离装置、酚氨回收装置、甲烷化装置、SNG 压缩装置、甲烷液化装置、空分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碳捕集装置等,以及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装置、储运系统、环保设施等。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20.54 亿 Nm3煤制天然气产能(其中 8.4 亿
Nm3天然气转换为液化天然气 LNG58.2672 万吨)。
3、项目投资概算
准东 20 亿 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 1,703,941.1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647,981.29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9,956.97 万元,建设期利息 46,002.85 万元,其
中拟使用募集资金 800,000.00 万元,其他资金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
4、项目备案及环评情况
本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核准和生态环境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5、项目用地情况
本项目实施地点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庙产业园,本项目在公司现有工业用地上实施建设,公司已取得相关不动产权证书。
6、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效益良好,建成后可优化公司煤炭业务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项目建设期 3 年,第 4 年投产且生产负荷达到80%,第5年达产;项目经济服务年限为15年,所得税率25%,年生产121,428万 Nm3合成天然气(SNG)、58.2672 万吨液化天然气(LNG),按照煤价 150-160
元/吨(含税,燃料煤 150 元/吨、原料煤 160 元/吨)测算,在不同的 SNG/LNG
销售价格时,项目效益情况如下:
SNG/LNG 2.2 元/Nm3 2.31 元/Nm3 2.42 元/Nm3 2.53 元/Nm3 2.64 元/Nm3 2.75 元/Nm3
价格(含税) /3,900 元/T /4,095 元/T /4,290 元/T /4,485 元/T /4,680 元/T /4,875 元/T
煤价(含税)
年营业收入(万 485,743.97 508,119.75 530,495.52 552,871.30 575,247.07 597,622.85
元)
年利润总额(万 96,096.66 118,001.46 139,906.26 161,811.06 183,715.86 205,620.66
元)
财务内部投资收 6.54 7.66 8.73 9.76 10.75 11.71
益率(税后)(%)
投资回收期(税 12.00 11.23 10.58 10.02 9.55 9.13
后,含建设期)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准东 20 亿 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推动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提升煤炭深加工技术水平、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公司煤炭资源进行转型深化利用的重要举
措,项目建设可以提升股东回报,对公司能源业务的深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
义和引领意义。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落实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夯实西气
东输工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新疆能源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
地位。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纲要》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大型油气
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
陆上大通道;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在
准东等地区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
2024 年,我国进口天然气 1.32 亿吨,进口依存度为 42%,能源安全面临较
大的外部风险。项目规划的年产 20 亿 Nm3煤制气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降低
国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1.36 个百分点(以 2024 年数据计算),对于降低天然气
进口依赖风险有积极意义。
西气东输不仅是能源输送工程,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后,项目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稳定的气源,可以有效规避进口气的供应不稳定风险、价格波动风险、输送基础设施缺陷等固有问题,提升西气东输国家管网尤其是西部地区管网的使用效率,增强储气调峰设施的能力,助力西气东输管道能力的均衡高效利用。
综上,公司年产 20 亿 Nm3煤制天然气项目是落实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
地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准东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支撑工程和构建西气东输系统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可推动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建成达产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发挥国产气“压舱石”作用,提升油气自主保障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项目建设对推动煤化工转型升级、提升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洁净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现代煤化工的基础,是延长煤炭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 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 40%,煤炭品质优良、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但是远离东部消费市场,直接外运煤炭经济性差,且铁路运力缺口较大,物流通道不足及较高的运输成本制约了煤炭产能的释放。本项目通过对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推动煤炭从燃料转型为原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优化煤炭行业产业结构、提高煤炭附加值、综合利用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承担国家能源局 3 项煤炭深加工产业创新示范任务,同时,项目拟开展多项技术示范,推动先进煤气化技术、新型催化剂技术、煤制气国产化成套技术、废弃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低碳化及绿色化生产技术等研发与应用,推动关键技术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示范和推广。项目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提升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意义深远。
项目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采用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增加电力使用比例、绿氢绿氧减碳,通过从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和能源及碳排
放管理等减污降碳措施。本项目通过煤制气与“绿电”“绿氢”耦合发展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技术(CCUS)示范,推动公司传统煤化工业务向低碳化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综上,项目建设承担多项国家重要示范工程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可提升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对促进我国煤化工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建设是公司推动能源业务结构性升级的必要举措,经济效益好,是公司主营业务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能源产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公司能源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及销售、煤炭发电等。公司拥有的煤炭资源量达 126 亿吨,当前核定煤炭产能 7,400 万吨/年,火电装机 504 万千瓦。虽然公司拥有较好的煤炭资源储备,但是煤炭产业有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较大等固有特点,公司通过建设实施本项目,可以优化公司的能源业务结构,增强提升能源业务韧性、提升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本项目所需的原料煤由自有煤矿通过输煤廊道直接运输进厂,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可有效提升公司能源业务的附加值,延伸公司能源业务价值链;作为公司能源业务高端化发展的开端,预计每年转化原煤 579.74 万吨,项目建设和运营为公司后续煤炭资源大规模的深化利用奠定基础;项目投产后,公司能源产业收入结构可以进一步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项目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优化股东回报。
综上,项目建设是公司在煤炭业务、煤电业务的基础上,对煤炭资源进行转型深化利用的重要举措,项目效益好,对公司能源产业的深化发展、高端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领意义,促使公司未来业务健康、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战略性需要。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得到了政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