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厦精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3 22:32:44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
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P
A
G
E
1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 100%。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及事项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募集资金管理、对外担保管理、重大投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等,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募集资金管理、对外担保管理、重大投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其配套指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缺陷分类 资产总额指标 营业收入指标 利润总额指标
错报金额≥财务报 错报金额≥财务报 错报金额≥财务报
重大缺陷 表资产总额的1% 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表利润总额的5%
1%
重要缺陷 财务报表资产总额 财务报表营业收入 财务报表利润总额
的0.5%≤错报金额 总额的0.5%≤错报 的3%≤错报金额<
P
A
G
E
2
缺陷分类 资产总额指标 营业收入指标 利润总额指标
<财务报表资产总 金额<财务报表营 财务报表利润总额
额的1% 业收入总额的1% 的5%
错报金额<财务报 错报金额<财务报 错报金额<财务报
一般缺陷 表资产总额的0.5% 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表利润总额的3%
0.5%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重大缺陷:单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导致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错报的内部控制缺陷。如:
(1)公司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构成重大影响的舞弊行为;
(2)更改已公布的财务报告;
(3)外部审计发现的却未被公司内部控制识别的当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4)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对公司的控制监督无效。
重要缺陷:单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营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可能导致公司严重偏离控制目标。如:
(1)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2)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3)对于非日常交易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或没有相应的控制;
(4)重要信息泄露并对公司业务运作带来重大损失;
(5)对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不能合理保证编制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准确的目标。
一般缺陷: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以外的其他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执行。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重大缺陷:
(1)公司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且对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P
A
G
E
3
(2)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给公司造成损失;
(3)内部控制的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4)公司决策程序出现重大失误;
(5)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事故;
重要缺陷:
(1)公司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公司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公司其他重要岗位人员大量流失;
(3)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
(4)公司决策程序出现明显偏离目标;
一般缺陷:
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以外的其他缺陷。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
四、 内部控制运行情况
(一) 组织架构
公司按照《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建立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董事会为决策机构、以监事会为监督机构、以经营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规范组织架构体系。公司合理地确定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比较科学地划分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公司已指定专门的人员具体负责内部的稽核,保证相关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 人力资源
公司坚持以人才为导向的公司战略,加强人才储备、提升员工凝聚力。紧紧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不断完善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内培外引并举的
P
A
G
E
4
人才团队建设措施,大力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企业运营实际情况,建立和实施了人力资源聘任、培训、考核、晋升、薪酬福利、离职等各项管理政策和制度,并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旨在提升员工业务能力,确保公司经营计划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重视内部培训制度建设与实施,通过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各类优秀人才队伍的素质和凝聚力、执行力与战斗力。
(三) 企业文化
本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了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培训及沟通等多种方式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促进本公司长远健康发展。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培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体现自身企业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社会责任
公司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公司通过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了科学的员工薪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