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动:2025年4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4-03 09:17:48
证券代码:300766 证券简称:每日互动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2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系活动类
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参与单位
名称及人 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星元投资、华安证券、东吴证券等
员姓名
时间 2025 年 4 月 2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方毅
接待人员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朱剑敏
姓名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王冠鹏
从财报上来看,今年我们收入增长,归母扣非净利润也是增长的,同时大概
88%的收入来自于数据要素价值化。从数据要素含量来说,我们是“满血”版本,
数据要素价值化含量非常高,这块公司发展非常快。今年我们归母扣非后净利润
是盈利的,而净利润为负,主要原因是之前“黑天鹅”事件,这个事情大部分影
响已在 2023 年、2024 年的年报中体现,留待 2025 年消化的占比已经极小,对公
投资者关 司影响也非常有限。公司综合毛利率在 70%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略系活动主 增,主要是公司搬入新大楼后,整体福利更好,综合开销会稍高一点。研发费用要内容介
绍 的波动主要是由于部分归集到数据资产。
公司业务逻辑主要以 D-M-P(Data-Machine-People)三层展开,底层“D”是
指数据积累,中层“M”是指数据治理,上层“P”是指数据应用。2024 年,我们
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业务中融入更多“人工智能”的技术,这也是我们
在财报中重点说的部分。
开发者业务是我们数据积累的基石,我们 SDK 这块本身干了很多年,收入和
用户数保持着稳定,在 2024 年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我们是鸿蒙首家消息推送合作伙伴,也为很多知名 App 在服务。开发者服务中的用户运营 SDK 是帮助 APP 做精细化运营的,今年我们的量级也上来了;此外,公司新推出了 OenIDSDK,它可以打通多端数据,在这里面形成丰富的数据资源。年前,我们联合生态企业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方面,用“上云”的方式解决“车”的问题,这里面也用到我们 SDK 累积的数据。之前,我们联合生态企业云通数达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很低的预算,去解决红绿灯配时等交通问题,这些都给“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实践积累。
在中间层的数据治理中,我们主要打造了数据智能操作系统(DiOS)。去年,我们一方面做了数据智能操作系统的轻量化,发挥自己一直以来的优秀基因,将这个数据治理产品的成本比老版本降了一半以上,更小巧、更便宜;另一方面,我们在数据治理技术中加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将大模型技术嵌入自研平台,以更好支撑业务,我们也是 ChatGPT 的首批直连客户。
数据服务是我们主要的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两块——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
2024 年,品牌服务实现了近 2,000 万的收入,增能与风控服务实现了 9,000 多万
的收入,整个商业服务大概增长了百分之十几。公共服务这块保持着持续增长,累积覆盖全国超 2,900 个区县级客户,并且用大模型、智能体、RAG 等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了现有产品,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就是 2024 年公司年报的一些简单回顾,现在说下我们近期的一些工作。
3 月 25 日,公司举办“M.R. Data Day”,会议包括“DS3(即 Data Space + DeepSeek
+ Data Station)闭门会”,还有多场数据智能与大模型行业的重磅发布,例如启动了“可控大模型二开孵化器”等。
对于数据价值的流转,我们是以“核”待数,如果说个人数据、企业数据等不碰,那数据的价值就很难释放,我们认为要直面数据的敏感性和危险性,要把数据当做核燃料一样对待,先把核能变成热能,然后热能再推动气轮机变成电能,电能才真正使用。在交通领域,我们和生态伙伴一起把单车轨迹这个敏感信息变成了路口的统计信息,然后进一步变成了整个红绿灯的调配,甚至把红绿灯分配推到了每一辆网联车上去。沿着“发数站”战略来看,从我们推动建设中国(温州)数安港开始,通过两年半时间建立了合规机制和安全装置。我们用合规的机
制,通过公检法司一起来评判一个场景的合法合规性,这套机制做完之后,我们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实现安全的装置。
对于政府的公共数据、平台型企业所掌握的公众数据或者产业数据,我们希望通过一个连接器接入到发数站中,它中间带着转化,就像核电站里面核燃料堆跟热水之间的热能转化,通过这层热转化,连接在了一起。发数站就是把核能转化成热能和热能转化成电能,这里面包括了接入层、控制层、加工层、业务层和管理层等,也对应到了国家数据局提出的“供得出、留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对此我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五年规划,在 2022 年的时候,我们依托数安港进行模式建立,2023 年我们要打造行业地位,2024 年要探索产业落地,2025 年要拓展应用领域,2026 产生生态效应。对于发数站,我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态度,希望行业的朋友们共同去建各种各样的发数站,基于公共数据和产业数据,面向场景、创造价值。
回到具体场景,比如我们和生态伙伴打造的“数智绿波”,我们一起把杭州470 多公里搞成了绿波带,平均车速增加百分之二三十,目前已经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落地,用核电站来比喻,用了车的轨迹(核能)变成路口统计(热能),最后变成了红绿灯动态调配(电能),所以这是使数据要素如何价值化,同时又不侵犯隐私利,又利国利民,并且不危害个人,最典范的一个案例。
对于大家关注的 DeepSeek,我们理解他实际上更像是 Linux,更加内核,更
加开放,我们是要去做产业化,在我们发数站战略中,DeepSeek 等大模型像是一个非常高性能的发电机组,企业可以用它驱动产业升级改造,包括我们自己也在深度改造我们自己的 OA 系统和内部研发。我们认为 DeepSeek 等大模型促进了算力与算法平权,但高质量的数据集永远不可能实现全公开。“发数站”聚焦链接和价值化百城的公共与产业数据,面向场景进行数据价值化开发。“开源大模型”和“闭源小数据”结合能产生“专属垂直模型”。在这方面,公司现在主要从四个层次去布局:
一是对超大型企业或者大型企业,对保密要求极高,同时预算充足,可以去做私有化部署,让企业的知识库成为它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绝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预算没有那么高,这些企业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库送到服务器上,或者更好的方式是企业买一对“子母机”放在他的企业连入终端,特别保密的东西在本地
计算,不是特别保密的就调用云端的算力;三是作为城市级别来讲,可以由政府
部门、事业单位来主导构筑城市级的可信数据空间,四是基于个人数据库和“满
血版”DeepSeek,面向 C 端用户,我们推出了“个知”App。
非常推荐大家使用我们的“个知”App,“知我所想,助我所行”。你可以把
手机上和电脑上的本地文件、微信里的文件上传到“个知”,建立起个人知识库,
让大模型更懂你的所想。另外,我们也做了很多体验上的改善,比如有一键分享,
如果你觉得大模型的回复很好,可以很容易的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对于企业我们也有很多种部署方式,其中一种是“私有可信数据空间+可控公
域模型”模式,就是在客户自有的环境中,云端在可信数据空间里,最后输入输
出的东西一定是向量化的。这种混合云的方式,有点像大家的电脑,如果电脑永
远不联网,会很难用,但是像网络 PC 一样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放在云端,大家也不
放心,而这种模式就可以解决大家的忧虑。
另外很推荐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公司内部正在测试的“强国公文助理”应用,
该应用是基于可靠内容的交互式政务写作。相较于其他交互式写作,公司拟推出
的“强国公文助理”特点主要是:1)可以使用语音下达写作指令;2)有“学习
强国”的数据作为模型语料;3)提法、语法纠正更为严谨。
所以未来的 AI 一定是 IPC 时代,就是 Industry Professional Computing,
它是基于可信数据空间+可控大模型的,让我们一起开启 IPC 的时代。
附件清单 无
(如有)
日期 2025 年 4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