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000969安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02
公告时间:2025-04-02 16:17:30
证券代码:000969 证券简称:安泰科技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 中信证券-李超、郭柯宇、陈健;方正机械-赵璐;富国基金-易智泉;
中信建投基金-马瑞琨;华夏基金-张木;天弘基金-赤东阳;人保养老
称及人员姓 基金-于文博;富国基金-罗擎;华夏基金-马伟恩;中核资本-李孟锴;
名 远信投资-刘广旭;新华基金-刘海彬;源乐晟-诸凯;衍航投资-
李响;华创证券-杜臻;天弘基金-陈祥
接待时间 2025 年 4 月 1 日
接待地点 公司总部 110 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 陈哲-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李克成-总经理助理 王浩-战略发展部总经
待人员姓名 理 史英丽-安泰中科总经理 赵晨-证券事务代表 李媛-证券事务经理
1、请简要介绍一下 2024 年公司经营状况?
2024 年,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和竞争结构性紧张态势
的大环境下,公司坚持“市场第一”原则,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持
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实现营业收入75.73亿元,新签合同额81.1
亿元,归母净利润 3.72 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 7.70 亿元,资产负债率
42.68%。资本结构保持稳定,运营质量持续改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
投资者关系
力进一步增强。
活动主要内
公司业绩多年来持续实现稳健增长,既得益于公司坚持战略引领,
容介绍
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也得益于公司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新
动能。
2024 年,公司坚持战略引领,不断完善战略与投资管理体系,推动
战略管理纵深化,实现全覆盖和闭环管理。依托高效的战略管理体系,
公司持续深化产业研究,进一步调整优化各业务单元的发展定位,对产
业链、市场及竞争、内部资源能力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为公司整体产
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引领。在深入开展全级次产业研究基础上,公司快速启动“1 万吨非晶带材项目”、“2,000 吨高端特种粉末项目”及“特种合金 3 吨级真空感应炉项目”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实现相关产业迅速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此外,公司坚持需求导向、技术引领、应用推动,确定了公司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重点的 8 个技术领域、106个技术方向。围绕核心技术与产品,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年新增授权专利 51 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 1 项;围绕难熔材料、粉末冶金、高速工具钢等主体领域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11 项、行业标准 7 项、团体标准 2 项,软件著作权 19 项,专利和标准
增长率 5%。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公司增长新动能逐步显现。在算力中心、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电等高端应用领域,公司战略新产品开发项目不断落地,安泰粉末“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项目开发的新产品,性能优于进口,满足国产替代的要求;安泰特粉加快推进新型雾化工艺开发和工艺平台建设,有效提升了产品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细分领域单项冠军荣誉成果显著,安泰超硬、河冶科技获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第八批)”,安泰特粉获批河北省单项冠军企业,安泰天龙(北京)获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安泰北方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截止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3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
人”4 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2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7 家,省部级单
项冠军产品 1 项、省部级单项冠军企业 2 家。
2、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根植中国钢研在金属材料领域七十余年的深厚科研积淀,公司以“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快速凝固工艺技术”、“增材制造工艺技术”、“CIP/HIP 等静压成形技术”、“冶金过程工艺技术”等一系列自主技术为“根技术”,立足核心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向制品、器件、部件及系统集成延伸,面向人工智能、半导体、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高端应用需求,为客户提供金属材料及部件的定制化、一体化解决方案,这种平台优势赋予安泰科技持续保持产品技术迭代和产业推成
出新,在众多金属材料细分领域,引领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进口依赖到实现国产替代和走向国际化。公司也是一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拥有 5 个国家级和 20 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 35 位博士、305 余位硕士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构建了“统一、分层、开放、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重点工程,为国家航空航天和大科学工程提供关键材料保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不断提升。
公司拥有成熟的产业平台,已建成国内鲜有的金属新材料领域产品技术门类全、装备档次高、产能规模大的产业集群,十余种新材料细分领域的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近年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3 家子企业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认定,4 家子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 个产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1 家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标杆工厂认定。公司各产业目前在各自所处细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或不可替代地位,形成由核心产业、主要产业、孵化产业构成,业务涵盖成熟业务、成长业务以及未来业务的全产业生命周期的梯次互补发展格局,为公司抗衡新材料产业周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已建成永丰新材料产业园、空港新材料产业园、中关村昌平产业园、涿州产业基地、宝坻产业基地等五大主要产业基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重点战略经济带及东南亚“一带一路”均有产业布局,中长期产业拓展空间充盈。
3、2024 年两大核心产业具体经营情况?
公司难熔钨钼产业面对部分下游行业阶段性下滑的压力,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应用新增量取得良好进展。2024 年,安泰天龙实现营业收入 20.22 亿元,扣非净利
润 9,116.15 万元,参与国家级科研创新项目 13 项,新增发明专利 8 项,
参与编制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 5 项,继续保持难熔钨钼金属制品行业引领地位。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新型钨渗铜技术等一批高性能产品成果转化有序推进,为业务发展提供
持续动力。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加快推进产品结构从组件向模块化升级,显著增强客户粘性,安泰天龙荣获西门子“可持续发展先锋伙伴称号”。在泛半导体板块,战略新产品“平面显示用靶材”实现合同额 8,000多万元,同比增长 62%;热沉材料产品合同额首次突破 8,000 万元,MOCVD 加热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离子注入配套终端材料通过重点客户审核,新签合同额近 2,000 万元。在核应用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8%,新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化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京、鲁、蒙、苏、粤五地彼此协同、相互支撑、纵深发展的产业格局”。2024年,受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磁材产业实现营
业收入 17.16 亿元、净利润 8,820.59 万元,出现下降,但实现产量 6,000
吨,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公司“安泰北方年产 5000 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项目基本建成,高端稀土永磁制品产能达到 1 万吨”,总产能突破1.2 万吨。围绕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轨道交通等新领域,与清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品工艺技术创新,为安泰磁材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积蓄动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年内通过了 8 家国内头部车企配套电机客户审核并获得供应商资格,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4、请介绍一下公司参与可控核聚变的配套产品情况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具备聚变钨铜偏滤器生产能力的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套技术,研制和生产过程在公司内部形成闭环,已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依托安泰科技的创新精神,公司偏滤器涉及到的高性能钨板制备、扩散焊接和真空钎焊、无损检测等各项技术不断进步、精益求精,不仅满足国内使用要求,还得到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为法国 WEST 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 ITER 提供多批次的钨铜产品。
核聚变能是未来人类的理想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广泛、安全性高的优点。2024 年全球聚变投资 71 亿美元,全球核聚变投资相
较于 2023 年增加 9 亿美元。2024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
合下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将可控核聚变列
为全面布局的未来产业。2025 年 1 月 20 日,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
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上亿摄氏
度 1,066 秒高质量燃烧。2 月 12 日,法国 WEST 托卡马克装置,成功实
现了创纪录的等离子体持续时间超过 22 分钟。这比中国 EAST 装置的1,066 秒提升了 25%。标志着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公司持续优化聚变产品核心技术,扩大国际聚变合作范围,提升行业竞争优势,为未来商业化推广应用积能蓄势。
5、公司 2025 年发展规划是什么?
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以问题导向研究工作,以目标导向部署任务,以结果导向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产业方面,公司将继续打造在各自所处细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或不可替代地位的企业集群。安泰天龙将继续巩固高端医疗装备领先地位,拓展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新兴市场,推进热沉材料、平面显示靶材等产业化应用,释放核心产业价值。安泰磁材将深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市场,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安泰非晶将聚焦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和国际配电市场,加速纳米晶产品向光储、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河冶科技将重点推广粉末高速钢、喷射高速钢等高端产品,加速国产化替代,布局国际市场。安泰超硬将聚焦传统与新兴市场,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公司还将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培育特种粉末、可控核聚变配套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长期增长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方面,公司要更加主动地跟踪国家和地方科技政策,参与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布局公司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国家科技项目和配套项目顺利完成。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产业技术委员会、技术创新委员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