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精达:宁波精达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02 15:52:09
公司代码:603088 公司简称:宁波精达
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浙江科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5年4月2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实施2024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6,982,833.60元(含税)
本预案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宁波精达 60308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明君 胡珂楠
联系地址 宁波江北投资创业园区 宁波江北投资创业园区
电话 0574-87562563 0574-87562563
传真 0574-87562563 0574-87562563
电子信箱 dm@nbjingda.com dm@nbjingda.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所属行业
宁波精达专注于成形装备制造,是一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定制化成形技术及装备服务商。主营业务为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换热器装备包括空调换热器和冷冻、冷链换热器及汽车微通道换热器专用成形设备;分别对应空调、冷冻、冷链行业和汽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压力机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电机电子等各行业冲压生产。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属于“C 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C3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 制造业”之“C34通用设备制造业”之“C342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中的“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业”。
(二)主营业务概况
1、空调换热器装备
我国是全球空调冰箱最大的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中
国空调总产量 26598.4 万台,同比增长 9.7%;全年空调出口 6159 万台,同比增长 28.3%。根据
Leaper-Collection 数据,2024 年全球家用空调销量为 1.96 亿台,同比增长 11%。2024 年国内以
旧换新政策刺激设备换新需求,嘉世咨询预计 2030 年我国空调存量将突破 9.52 亿台,年化复合增长率 3.16%。在全球减碳大潮下,能效升级成为空调市场的重要趋势。超期服役的老旧空调产品需要升级换代,而能效比的提升是产品升级的重要体现之一。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过程。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冷热能源转换技术的升级。空调能效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优化换热器翅片参数。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双碳要求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外空调行业相关成型装备和精密模具的更新迭代。在此趋势下,我国是全球空调冰箱最大的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家用、商用、冷链物流等空调换热器行业加速海外建厂。顺应世界环保潮流,节能变频和智能化已成为趋势,空调设备智能化和能效标准的提升,世界各地对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行业产生了新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增量。宁波精达在我国空调换热器成形设备行业排名前列。
2、汽车微通道换热器装备
全球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汽车热管理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2024 年,借助政府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各地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车企促销活动热度不减,多措并举共同激发车市终端消费活力,促进汽车市场稳中向好,产销量继续保持在 3,000 万辆以上规模,全年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 3.7%和 4.5%。近年来,新能源车的
发展已成为确定的趋势,无论混动、纯电动、氢能源汽车均对热管理设备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需求。我国驱动电机以及冷却散热技术等关键材料和关键部件方面形成了自主的技术与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及批量应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如电池、电机)功耗持续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因空气比热容低、导热系数低等局限性难以满足需求。液冷技术(含微通道方案)凭借散热效率高、噪音低、冷却均匀性好等优势,更适合应对高功率场景。此外,新能源汽车对节能性需求强烈,热泵系统逐步取代 PTC 系统成为趋势。微通道液冷通过直接接触热源或嵌入式设计,可进一步优化热泵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并延长续航里程。例如,嵌入式微通道散热技术的冷却性能可达 1723W/cm2,显著优于传统方案。公司的微通道换热器装备以体积小,热交换效率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服务于通用、马勒、法雷奥、电装、比亚迪、长城、广汽等国际知名品牌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汽车制造厂,并得到了全球主要用户的认可。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公司持续致力于实现“全球领先的定制化成形技术及装备服务商”的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3、精密压力机
2024 年,中国机床及成形装备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呈现 “结构性复苏、高端替代加速” 的特征。尽管行业整体营收受磨料磨具等细分领域拖累有所下滑,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等核心板块表现亮眼,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
2024 年,国内金属成形机床营业收入 676 亿元,同比增长 7.6%,产量 12.6 万台,同比增长
14.5%。其中,压力机市场规模约 330 亿元,同比增长 10%.精密冲压技术因其高精度、低能耗的特点,正在替代传统锻造、铸造及机加工工艺,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氢能设备等领域。这表明精密压力机的应用场景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扩展;伺服压力机、精密成形设备需求显著提升。由于国内机床水平的提升,总体上呈现进口波动下降、出口持续上升的趋势。政策上,工信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 2024-2027 年设备投资增长 25% 以上,带动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增长 12.3%。随着技术进步,精密压力机越来越被市场细分,各国制造业回流、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长期关注的高速精密压力机、高端伺服压力机等设备,受各国制造业回流和军工、能源、汽车等领域对装备加工质量和效率提升要求的拉动,采购规模呈现良好增长势态,公司海外知名客户持续增加,公司出口也呈持续上升趋势。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直接受益的是工业设备。包括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和实施标准的提升等。必将拉动工业设备制造业的快速
发展。公司将把握机会稳健发展,成为用户的定制化成形技术及装备综合服务商。
公司主要业务为换热器装备和高速精密压力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换热器装备产品主要包括翅片高速精密压力机、胀管机、弯管机、小 U 一体机,翅片存取机、自动穿翅片机、和其他换热器装备。换热器装备主要应用于家电行业中的空调换热器和冷冻、冷链换热器的生产;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产品主要有微通道翅片机、芯体组装机、翅片芯装一体机、制管机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汽车座舱、动力总成、电池及增程式涡轮增压热管理系统的换热器设备。
精密压力机产品主要包括高速精密压力机、肘节式超精密高速压力机、中大型机械压力机、伺服压力机、新能源电池壳体成形专用压力机等。高速精密压力机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子信息行业中的电机定转子、半导体引线框架等精密冲压件生产;中大型机械压力机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等各行业冲压件生产。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驱动电机的宽台面高速精密压力机和动力电池结构件专用成形装备仍是公司业务的增长点。公司新研发的 46 大圆柱结构件高速生产线在行业中领先,开始进入重点企业。带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超精密高速压力机研发取得突破。伺服压力机为新一代智能成形装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冲压件高效生产和轻量化材料的冷热成形,为未来公司的业务增长点。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增减(%)
总资产 1,386,454,455.86 1,431,611,537.75 -3.15 1,342,078,352.72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777,897,888.21 727,001,099.24 7.00 639,811,132.19
产
营业收入 817,536,753.80 708,587,218.33 15.38 650,445,565.75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164,601,866.49 159,238,705.67 3.37 142,717,792.99
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157,540,786.87 147,026,180.63 7.15 132,927,649.00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117,503,011.78 168,006,334.37 -30.06 152,454,984.25
额
加权平均净资 22.39 24.01 减少1.62个百分 24.48
产收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 0.38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