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光大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28 19:29:16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在北京
召开,审议通过了本行《2024 年年度报告》。会议应出席董事 15 名,其中,亲自出席董事 13 名;委托出席董事 2 名,杨兵兵、刘世平董事因其他公务书面委托郝成、邵瑞庆董事代为出席并行使表决权。本行 4 名监事列席本次会议。
4.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的 2024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本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总股本 590.86 亿股
计算,向普通股股东派发 2024 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 10 股 0.85 元(含
税),末期现金股息总额 50.22 亿元。叠加中期已派发的现金股息,
2024 年度每 10 股合计派发 1.89 元(含税),本年度现金股息总额合
计 111.67 亿元。
6.本报告中“本行”“全行”“光大银行”均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
二、本行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股票简称 A 股:光大银行 股票代码 A 股:601818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证券上市交易所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联系人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旭阳 曾闻学
电话 86-10-63636388
传真 86-10-63639066
电子信箱 IR@cebbank.com
2.简介
本行成立于 1992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 2010 年 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3 年 12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主责,依托光大集团综合金融、产融协同、跨境经营优势,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经营自身资产负债表向帮助客户改善财务报表转变,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和综合金融等领域培育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各项业务均衡发展、风险管理日趋完善、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的经营格局,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 1,321 家,实现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机构网点辐射全国 150 个经济中心城市;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全行战略,基本形成横跨境内境外、融合线上线下,涵盖金融租赁、银行理财、消费金融、数字金融等在内的
现代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香港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澳门分行、墨尔本分行相继开业运营,东京代表处挂牌;光大金租大力发展航空、航运、车辆、新能源等制造业租赁业务,光大理财专注资产管理和理财业务,阳光消费金融重点布局专业化消费金融市场;光大云缴费聚焦便民服务和金融场景搭建,发挥线上化、便捷化优势服务亿万民众;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多年支持“母亲水窖”公益活动;获评人民日报社“2024 金融高质量发展案例”、《中国银行保险报》“金融品牌年度影响力机构”,企业形象日益彰显。
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进程,本行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在为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已成为一家具有较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上市银行。
3.主要业务概要
3.1 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坚定不移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丰富科技金融工具箱,打造“专精特新企业贷”“科技 e 贷”等特色优势产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绿色贷款增长 41.01%。构建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模式,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普惠金融贷款增长 14.85%。发挥“一个光大”协同优势,增加养老金融保障供给,满足客户多元需求,养老客群 AUM规模 1.50 万亿元。加快数字金融赋能业务发展,推进业务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光大云缴费”保持领先开放便民缴费平台优势,年缴费金额突破 9,000 亿元。

3.2 落实金融增量政策、服务经济大局
加大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推进力度,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支持保交房攻坚战和“三大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发专属营销平台,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精准授信清单企业。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成为较早较快落地业务的股份制银行。加大力度对接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清单企业。
3.3 聚焦价值创造、推进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质增效,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各项贷款增幅明显高于全行贷款增幅。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贷款增幅领先同业。FPA、AUM、GMV 保持增长,理财管理规模 1.60 万亿元,
增长 21.88%。对公客户总量 99.74 万户,零售客户总量 1.58 亿户,
客户基础不断夯实。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比上年末提升。
3.4 落实监管要求、强化风险管控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快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力打好房地产、政府平台、信用卡等重点领域风险处置攻坚战。推动信用审批机制改革,在重点分行适度扩大对公授信审批授权。做实法人客户限额管控,加强授信集中度管理。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实现现金清收 397.88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31.07%。落实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政策要求,开展制度“瘦身健体”。加强反洗钱工作,完善客户尽职调查管理机制,提升交易监测报送质量。落实国别风险防控要求,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监督管理。

4.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2024 年 2023 年 2024 年比 2023 2022 年
项目 年增减(%)
经营业绩(人民币百万元)
营业收入 135,415 145,685 (7.05) 151,632
利润总额 51,474 49,757 3.45 55,966
净利润 41,911 41,076 2.03 45,040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41,696 40,792 2.22 44,80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1,886 40,652 3.04 44,77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4,802) (3,614) 5,566.91 (56,398)
每股计(人民币元)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 8.17 7.57 7.93 7.46
基本每股收益 2 0.62 0.62 - 0.74
稀释每股收益 3 0.62 0.61 1.64 0.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63 0.62 1.61 0.74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7) (0.06) 5,683.33 (1.04)
规模指标(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总额 6,959,021 6,772,796 2.75 6,300,510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933,902 3,786,954 3.88 3,572,276
贷款减值准备 4 88,582 85,371 3.76 83,180
负债总额 6,368,790 6,218,011 2.42 5,790,497
存款余额 4,035,687 4,094,528 (1.44) 3,917,168
股东权益总额 590,231 554,785 6.39 510,013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 587,700 552,391 6.39 507,883
股本 59,086 59,086 - 54,032
盈利能力指标(%)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0.61 0.63 -0.02 个百分点 0.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 7.93 8.38 -0.45 个百分点 10.27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光大银行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