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3
公告时间:2025-03-27 15:32:31
证券代码:688088 证券简称:虹软科技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 资 者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关 系 活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动类别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 其他
参 与 单
位 名 称 共 19 家机构,共 24 人(详见附件《与会人员清单》)
及 人 员
姓名
时间 2025 年 03 月 25 日
地点 2025 年 03 月 25 日:上海市徐汇区龙兰路 277 号东航滨江中心 T2 15 楼会议室
公 司 接 董事会秘书蒿惠美女士
待 人 员
姓名 投资者关系邓琦女士
第一部分、公司 2024 年前三季的主要财务数据与 2024 年年度业绩快报主要内容
虹软科技 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5.74 亿元,同比上升 14.09%;归母净利润
8,829.07 万元,同比上升 8.12%;归母扣非净利润 7,790.57 万元,同比上升 3.51%。
其中:前三季度公司移动智能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4.8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54%;智能驾驶及其他 IoT 业务实现收入 7,968.0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8.32%。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8.15 亿元,同比增长 21.62%;归属于母公司所
投 资 者 有者的净利润 1.75 亿元,同比增长 98.0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
关 系 活 损益的净利润 1.54 亿元,同比增长 126.91%。主要原因为:
动 主 要 2024 年度,公司紧跟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步伐,积极把握市场变化趋势,通
内 容 介 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绍
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收入的双双攀升,驱动了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优势。
(1)在消费电子领域,AI 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探索和落地为行业注入活力,
公司下游客户对于视觉算法需求增加,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2)在智能汽车领域,随着公司定点项目的开拓和项目的推进,这些项目在生
命周期内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积极贡献,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为使命,聚焦主业经营,不断巩固公司在视觉 AI 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为更广泛的端侧智能体落地贡献AI 力量。
第二部分、提问与回答
Q1:公司主要的营收结构可以介绍下吗?
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在产品上分为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与智能驾驶
及其他 IoT 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5.74 亿元,其
中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 4.85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85%,智能驾驶及其他
IoT 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收入 7,968.01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15%。2024 年度收
入及具体业务拆分情况以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为准。
Q2:公司的业务分为哪几个模块?产品及业务进展如何?如何展望?
A: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为行业提供算法授权及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汽车、AIoT 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移动智能终端业务上,公司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应用于安卓系统手机,目前客户主要包含三星、小米、OPPO、vivo、荣耀、Moto 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智能汽车业务上客户包括长城、长安、吉利、东风、奇瑞等国内主要的自主品牌以及部分合资与外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
1)手机业务: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与升级手机视觉算法产品,深入研发并出货了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智能超域融合”,此产品在 2023 年起就体现了优势, 2024 年公司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产品系列持续更新,在超夜、人像、抓拍、远距、即刻拍摄、夜景影调、25M 高分辨融合等解决方案上实现落地、量产,且持续稳定地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还将智能超域融合图像处理技术延伸至视频应用,方案原型已经获得重要客户的认可,且获得平台厂商的支持,所以 2023 年-2024 年整体营收同比有较好的提升。
之前公司智能超域融合产品更多的是专注在拍照的人像、风景等静态照片。
2025 年,公司会重点关注拍照的抓拍等难度更大的场景,以及筹备智能超域融合视频方案,继续推广还未量产出货的图片处理产品及视频功能算法。
2)智能汽车业务:面向舱内、舱外的 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软件解决方案
业务:已获得多家车企及 Tier 1 的定点。客户包括长城、长安、吉利、东风、奇瑞等国内主要的自主品牌以及部分合资与外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
分别搭载了公司 DMS、OMS、Face ID、TOF 手势、舱外体态识别拍照、健康监测、
AVM、智能尾门、哨兵监测等算法的量产出货车型累计已有数十款。公司从客户数量、合作深度上继续拓展,舱内、外算法产品搭载量持续提升。随着定点产品量产交付,项目生命周期内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面向舱内、舱外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①面向舱内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 Tahoe 已获得多款车型的全球定点项目。2024 年,除继续推进已定点项目的量产开发,并开拓海外新定点项目之外,公司也持续推进在客户车型上导
入更多功能项目,帮助海外客户加速智能化进展。同时还加强了与海外 Tier 1 伙伴的合作和市场拓展,和 Tier 1 合作伙伴一起继续开拓海外新定点项目,发挥公司在合规能力上的市场竞争优势、技术积累优势,帮助国内外客户更快地满足海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需求。②2024 年公司加速了面向舱外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Westlake 的产品化进程,并逐步开展了市场推广工作。一方面,加大泛化性测试力度,打磨行车视觉算法的性能表现,依托实车部署的自动化测试系统,针对评价视觉算法的“有效高价值”场景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实车泛化性测试,行车类功能性能进一步提升,对比业内同级主流视觉算法方案,各项性能表现均基本达到同档位产品量产水平,个别性能表现优于同档位产品量产水平。另一方面,继续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与开发,优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功能上限,已深入开发了无高精度地图的高速NOA、记忆行车、记忆泊车等功能,记忆行车、记忆泊车已完成开发部署,无图高速NOA 在进一步拓宽使用场景中。
2025 年,公司将继续以项目驱动产品落地,以产品驱动市场,积极拓展更多座
舱内/外客户。
3)AIGC 商拍业务: 2023 年以来,AIGC 和 AI 大模型技术持续火热,成为市场
焦点,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基于 AIGC 技术,公司推出了智能商拍解决方案“PhotoStudio® AI 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2024 年,公司不断优化 ArcMuse 的大模型底模及计算技术引擎并将 ArcMuse 的新能力应用到PhotoStudio® AI 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在内的产品上。公司利用基于多年积累的包含有效语义的大量样本,以及丰富的面向商拍应用的新样本集,为智能商拍构建了一套专有的 ArcMuse 计算技术引擎,它融合了虹软视觉大模型、视觉小模型、CV&CG 技术和计算摄影技术。公司基于 ArcMuse 计算技术引擎推出的智能商拍解决方案
PhotoStudio® AI 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不仅提供了 AI 试衣、AI 模特视频生成功
能,而且对于用户输入的各类真人图、人台图以及商品图,均可高质量生成服装模特展示图和商品展示图。此外,PhotoStudio AI 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还提供了包括智能抠图、魔法擦除、画质增强、智能美化、智能补光等丰富功能的 AI 编辑工具箱(产品详情见 PhotoStudio AI 官方网站 https://photostudio.arcsoft.com.cn/)。
除此之外,PhotoStudio AI 还率先进入面向国内电商平台的商家工作台和服务
市场,目前,基于 ArcMuse 计算技术引擎的 PhotoStudio AI 已成功入驻阿里巴巴集
团旗下的淘宝千牛商家工作台和 1688 平台、抖店微应用、Tiktok 应用和服务市场、京东、拼多多服务市场等,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 AI 技术创新,为电商平台开辟更多可能,助力打造商拍领域的全新格局。
4)AI 眼镜业务: AR/VR 一直是公司的重要布局领域,近年来,公司与国内外
头部厂商密切交流,并为客户提供了公司的一些核心技术助力其出货。
AI 眼镜相关技术产品,属于公司 AR/VR 业务布局范畴,可为 AI 眼镜提供基于计
算机视觉相关的算法功能,如:HDR、夜景、视频防抖、多帧降噪等诸多功能。市场上推出来消费级的 AI 眼镜,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信号,通过先行者的市场验
证,或许未来能够更加被消费者接受、普及,那么未来公司能够帮到此领域的事情
就更多了。
Q3:公司有 AI 手机的技术储备吗?与哪些芯片合作?
A:手机 AI 发展是行业趋势。从 2023 年开始,公司就已经与高通、联发科等芯
片平台开展合作,在其智能芯片平台上进行了 AIGC 相关的应用演示,如在 2023 年
10月召开的高通骁龙峰会上展示了基于新一代骁龙8移动芯片的虹软创新性视频应
用“Video Object Eraser”;11 月召开的 MediaTek 天玑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
虹软基于新一代天玑 9300 旗舰平台推出的“生成式 AI 超级分辨率技术”。
2024 年,高通在 2024 骁龙技术峰会上展示了与虹软共同研发的“AI Pet
Suite”“AI 视频人像补光”和“视频物体消除”等功能;MediaTek 全新旗舰天玑
9400 移动芯片发布会上展示了虹软通过端侧个性化模型训练实现的“端侧训练人
脸增强生成式解决方案”。公司与各智能芯片平台合作能保证公司在竞争的形势下
有更强的竞争力。公司相信未来基于更先进平台的特性,公司能将下一代影像提升
至更高水平,为用户带来更精彩的影像产品和视觉体验。
Q4:公司 AI 眼镜的客户都有哪些?
A:目前公司已与雷鸟签署 AI 眼镜视觉技术产品的订单,可为 AI 眼镜提供基于
计算机视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