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科技(688711):乘风新能源创宏伟蓝图、增添新产能以积微成著-深度点评
东海证券 2023-08-30发布
新能源产业驱动IGBT行业高速增长,然而全球市场份额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国产化率不足35%5%,国内企业发展空间巨大。根据yole数据,2020年全球IGBT总规模约5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84亿美元,CAGR约为7.5%7.5%,新能源汽车是下游应用复合增速最快的行业,6年CAGR约为22.26%22.26%;其次,光伏风电储能高速增长也驱动IGBT需求规模长期增长。根据Omdia数据,海外厂商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这TOP3大企业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从宏微科技2022年收入规模来看,IGBT模块在全球占比不足3%%,与国际巨头还有近10倍以上的空间。
公司自主研发IGBT、FRED芯片迭代到第七代,碳化硅二极管小批量供应,产品应用不断深入到光伏、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公司IGBT芯片迭代至第七代,部分产品性能与国际巨头媲美,2023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了25A小批量交付,完成了150A、200A的拓展,并且12寸1700VIGBT芯片已完成开发和验证;车用750V12寸芯片顺利开发;SiC二极管研发成功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实现。在工业控制领域客户有台达集团、汇川技术、英威腾等;在新能源发电客户有A公司等;在电动汽车客户有比亚迪、汇川、臻驱科技等;充电桩客户有英飞源、英可瑞、优优绿能、特来电等。
公司产能积极规划布局,中长期业绩增长可期。公司目前有2个厂区:11)华山厂(老厂区):规划产能450万块年;22)新竹厂一期:规划产能480万块年,2022年产能利用率达到20%20%,预计2023年提升至60%60%,2024年实现满产;新竹厂二期:年产能规划540万块年,2023年预计有三条产线投入试运行,预计在2024~2025年释放产能。此外,子公司芯动能项目的交付产能首期规划投产120万块车规产品,2023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和交付,或将成为未来公司额外产能供应点,这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当前我国IGBT国产化率不足35%5%,国内需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驱动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IGBT龙头企业之一,技术积累深厚,产品不断深入新能源市场,产能规划高增长,公司短期业绩高速增长,长期发展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021.622.36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是50.2231.4821.6421.64,我们赋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上游代工厂继续涨价;行业周期影响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