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科技(838402):硅烷气新能源领域应用持续扩张,半导体硅材想象空间较大
山西证券 2023-03-26发布
事件描述: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9.53/1.89亿元,同比分别+32.16%/+149.64%,EPS为0.74元/股。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14/0.42亿元,同比分别+13.36%/+711.55%。
事件点评:硅烷气量价齐升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1)2022年公司硅烷气量价齐升,硅烷气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产销量方面,公司进行硅烷生产系统工艺技术改进,硅烷气产量同比增加了21.52%,销量约为1820吨;价格方面,2022年公司硅烷气均价增长70.03%。(2)价格的提升推动毛利率提升,公司2022年气体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的24.02%提升至31.34%。(3)除销售费用率略有上升外,其他期间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2022年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3.74%/11.58%.7.17%。综合以上因素,公司归母净利润随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增长,2022年同比增速达149.64%。
硅烷气供不应求现状有望延续,公司硅基负极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
硅烷气主要有新能源、半导体、面板3大行业应用,(1)电池片镀膜方面,2022年我国电池片产量达318GW,N型电池渗透率目前不足10%,2023年有望提升至20%;(2)硅碳负极CVD法方面,硅基负极出货量按照硅基负极出货量的15%测算,2022年约为2.15万吨,硅碳负极有望提升至30%左右,同时CVD法代替物理研磨渗透率逐步提升;(3)半导体电子特气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和需求较大;(4)面板下游客户惠科电子、华星光电扩产带动产能小幅扩张。总体来看,2023年供不应求现状将延续,2022年11月26日,公司与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拟为天目先导或其项目公司长期稳定地提供硅烷供应,硅基负极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
?技改后三氯氢硅实现全自供,半导体硅材想象空间较大。公司目前区熔级多晶硅试验产品经检测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外指标,并已初步完成下游厂商验证工作。多晶硅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及全球区熔级多晶硅棒的年使用量将分别达到400吨和4,000吨,按照现有规模情况预计,到2025年全球存在1,000吨的缺口。募投项目预计年产500吨高纯多晶硅,其中区熔级多晶硅300吨,电子级多晶硅200吨,2022年6月,500吨半导体硅材料募投项目建设完成主体施工并开始安装设备,11月上旬开始投料,并于中下旬正式出炉,多晶硅有望成为公司远期增长点;此外,硅烷装置冷氢化系统技改项目达产后,在间接增产硅烷气约1,300吨的同时,富余三氯氢硅产能约2.7万吨可直接对外销售。
市场地位领先,硅烷气业务持续扩张。公司市场地位领先,氢气方面,是周边区域内唯一的生产型氢气供应商,在当地气体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硅烷气方面,为国内首家能够规模化生产电子级硅烷气的公司,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国内市占率达到32.56%,积累了TCL华星、隆基股份、惠科电子、京东方、爱旭股份、东方日升等一批市场领先的重要客户。公司扩产3500吨硅烷三期项目于2022年三季度启动,并于11月与赛鼎宁波签订了年产3500吨硅烷项目总承包合同(EPC),预计2023年12月建工完成,硅烷气业务持续扩张。
投资建议:公司主营业务为氢硅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氢气(工业氢/高纯氢)与电子级硅烷气。可比公司包括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和远气体、凯美气体,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47.57倍(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和远气体、凯美特气2022年PE分别为47.16/49.59/52.05/41.46倍),公司2022年PE为24.33倍,较可比公司存在一定的折价。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86/1.24/1.46,对应公司3月24日收盘价14.18元,2023-2025年PE分别为16.6/11.5/9.7倍,上调至"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控股股东不当控制风险;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关联方资金依赖及资金断裂的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