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长华化学: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告时间:2025-07-31 19:52:01

股票简称:长华化学 股票代码:301518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hanghua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北京路20号)
2025 年度以简易程序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五年七月

一、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3,000.00 万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总额 拟使用募集资金
1 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一期) 74,294.85 23,000.00
在本次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实际进度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募集资金到位后,若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司将在上述项目范围内,根据项目进度、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等使用安排,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全资子公司长华化学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 74,294.85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8万吨二氧化碳聚醚的产能规模,满足公司对于高性能绿色聚醚产品的生产需求。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022 至 2024 年,聚醚行业整体需求保持增长态势,总需求量复合增长率达
15.15%,其中出口增长势头尤为强劲;但受行业产能同质化扩张引发价格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滑。对此,聚醚企业除通过降本增效增强盈利能力外,更需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推动下游客户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
近年来,“双碳”成为全球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目标,国际化工巨头纷纷加快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布局。例如,巴斯夫发布全新“制胜有道”企业战略,目标到2050 年,实现生产、能源和原材料采购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科思创亦致力于实现气候中性,为其所有产品提供零碳足迹规格,目标在 2035 年之前实现气候中性以及净零排放。

在此背景下,二氧化碳聚醚产品作为一种兼具高性能、碳中和与可循环特性的特种聚醚产品,成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差异化竞争、践行绿色低碳化工使命的关键产品。通过二氧化碳聚醚产品推广,不仅能有效减少石化资源消耗量,降低碳排放量,满足下游客户对低碳产品需求,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凭借其独特的耐水解、耐化学品、高强度等物理特性实现在弹性体、胶粘剂、涂层等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有效提升盈利水平,符合当前聚氨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从当前聚醚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二氧化碳聚醚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推进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有效路径,更是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落地的重要载体。 通过该项目,公司将逐步转型为提供兼具高性能、碳中和与可循环特性的聚氨酯解决方案供应商,进而增强客户粘性和品牌价值。
本项目建成后,依托公司在汽车、高端软体家具及鞋服行业的长期客户积淀,既能满足现有客户对高性能、碳中和、可循环聚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在现有客户中的销售占比与品牌忠诚度;又能依托该产品持续拓展弹性体、涂层、油墨等增长性细分领域的客户,在增强客户粘性的同时拓宽市场应用场景。此外,凭借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壁垒,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望得到提升。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聚醚行业需求量保持增长,二氧化碳聚醚产品下游应用广泛,为本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市场消化保障
近五年聚醚行业需求整体呈现小幅回归趋势,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 6.38%,出
口增量是近年来聚醚发展的亮点,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3.41%。2024 年下游消费量为 418.5 万吨,同比增长 10.63%。下游主要与房地产景气度、汽车等行业发展相关。新能源汽车的亮眼表现不断为聚醚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商机,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型也不断在激励生产者更新迭代生产多类差异化产品以满足当下市场的需要。
2024 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 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2021 年以来,中国车企海外开拓持续见效,出口数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 年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 585.9 万辆,同比增长 19.3%。2024 年度国内汽车行业产销量实现稳定增长,出口形势良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发展。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繁荣发展,汽车
行业聚醚消耗量将同步上升。
根据欧盟发布的 2024年欧盟汽车行业贸易数据,中国以 127亿欧元进口额成为欧盟汽车进口最大来源国 。 2019-2024 五年间,欧盟自中国进口汽车增幅高达1,591.3%,欧盟地区已成为中国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重要目的地。2025 年 7月,欧盟新版《报废车辆法规》(ELV)投票通过,要求将新车再生塑料(包括聚氨酯)含量在立法生效后的六年内至少达到 20%,“可持续性”已是欧洲市场准入硬指标,中国汽车出海需过“碳”关。聚氨酯产品是车用塑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车辆中使用具备低碳和可回收性的聚氨酯产品用量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的意义凸显。二氧化碳聚醚兼具高性能、碳中和、可循环特性,由其制造的低 PCF 聚氨酯产品在汽车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除此之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行业轻量化的要求,高回弹泡沫塑料、弹性体、胶粘剂和密封剂、涂料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 年,弹性体聚醚的消费量达 48 万吨,同比增长 9.09%,其中胶粘剂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同时风电等新兴领域对弹性体的应用也带动了弹性体聚醚行业发展。
二氧化碳聚醚的下游应用市场不仅与传统聚醚多元醇的应用市场重合,应用于火焰复合绵、聚酯绵以及具有绿色低碳概念的内衣绵、慢回弹绵、普通绵等,而且因其优异的力学强度、耐水解、耐化学品等物理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弹性体、涂料、油墨、涂层、皮革、密封胶、汽车饰件等多个领域。
聚醚行业整体需求的增长为二氧化碳聚醚的产能消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聚氨酯行业发展趋势,众多上下游厂商积极参与布局,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转型升级,促进低 PCF 聚氨酯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低碳聚醚产品作为聚氨酯制品碳足迹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产业链转型升级,将成为低 PCF聚氨酯产品生产的优选原材料。
二氧化碳聚醚下游应用广泛,兼具高性能、碳中和与可循环特性,市场需求强劲。本项目的建设紧贴产业链发展趋势,聚焦绿色低碳新材料应用,顺应行业发展方向,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消化能力。
2、公司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是本项目产能消化的重要保障

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不懈的努力,在汽车市场持续 开拓。公司依托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业务领域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 汽车行业领域,公司与知名汽车配套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公司也 与国际化工行业巨头如巴斯夫、科思创等建立了稳定供货关系。在软体家具领域, 公司与众多知名家居品牌的供货商长期稳定合作。在鞋服衣帽领域,公司向知名鞋 服品牌的供货商供应产品。
除了拥有丰富的客户群体,公司还具备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凭借专业的市场 团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营销策略,不断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拓展新的客 户群体。公司紧跟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布局产品研发方向,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 场份额。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行业展会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业务 渠道,为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公司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是本项目产能消化的重要保障。
3、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基础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已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 供坚实基础。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 企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聚氨酯工业》期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 位。作为行业内的代表企业,公司参与制定了《负碳材料二氧化碳化学固定制多元 醇技术要求》(T/CIET 1085-2025)团体标准以及《聚合物多元醇》(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T31062-2014)、《塑料-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醛酮含量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96-2018)等国家标准。公司还先后获评“江苏 省互联网标杆企业”“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江苏省星级上 云五星级企业”“江苏省高知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在催化剂、功能新材料、新产品结构设计、工艺配方 技术、生产工艺技术和环保节能技术等方面具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报告披露日,
公司已获得 62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3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6 项。公司持续推动催
化剂、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形成了专业配置合理、紧密跟踪行业 动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综合实 力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氧化碳聚醚由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发生交替共聚反应制得,而二氧化碳-环氧
化合物共聚反应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由于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催化剂的催化共聚效率不高,阻碍了二氧化碳聚醚的发展。开发高效、价格低廉的新型催化剂及低温低压工艺成为二氧化碳聚醚产业的技术难点。
2022年 6月,公司与 Econic签署《联合开发和许可协议》,约定 Econic将已有
的二氧化碳聚醚催化剂技术在中国授权给公司使用,双方共同开发二氧化碳聚醚制备技术,技术成果双方共有。2022 年至今,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一系列成果专利,进一步夯实公司实施二氧化碳聚醚项目的技术基础。
综上,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建立高标准的合规管理体系,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合规基础
公司注重合规建设,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合规管理体系,于 2024 年顺利通过SGS审核,获得 GB/T 35770-2022/180/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公司在加强内部治理、提升业务透明度及确保合法合规运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高标准的合规管理体系赋能公司绿色化学业务增长,为公司国内外运营保驾护航。
(四)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拟投资总额 74,294.85万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入 23,000.00万元,项目投资估算情况如下:

长华化学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