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农股份: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度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5-07-28 17:17:30
证券代码:600251 证券简称:冠农股份 公告编号:临 2025-033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度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交易目的:规避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经营中产品、原料价格及汇率的波动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交易品种、交易工具及交易场所:交易品种为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棉花、白糖、玉米、棉粕(豆粕、菜粕)、棉油(豆油、菜油)等产品、原料及相关品种和因进出口业务产生的外汇汇率;交易工具包括期货、期权、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交易场所为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具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经营资质的金融机构。
交易金额及使用期限:公司及子公司 2025 年度计划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
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总额度不超过 4.856 亿元人民币,期限内任一时点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金额不超过该额度。有效期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 个月,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可滚动使用。
已履行及拟履行的审议程序:已经公司八届二次董事会审议批准,尚需提交公司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特别风险提示:公司遵循合法、谨慎、安全和有效原则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并已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持续加强落实风险管理等措施,不以投机为目的,但仍可能存在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无法履约风险等。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交易情况概述
(一)交易目的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行业业务模式的不断变化,产业上下游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到期货市场,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规避。公司及子公司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目的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及远期汇率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生产经营中产品、原料价格及汇率的波动风险,减小因原料或产品价格或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实现稳健经营。
(二)交易品种、交易工具及交易场所
交易品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品种仅限于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棉花、白糖、玉米、棉粕(豆粕、菜粕)、棉油(豆油、菜油)等产品、原料及相关品种和因进出口业务产生的外汇汇率;
交易工具:期货、期权、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
交易场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具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经营资质的金融机构。
(三)交易金额及使用期限
交易金额:公司及子公司 2025 年度计划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总额度不超过 4.856 亿元人民币,期限内任一时点的交易金额不超过该额度。其中:商品类衍生业务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总额度不超过4.496 亿元,外汇类衍生业务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总额度不超过 0.36 亿元。
使用期限:有效期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可在上述额度内滚动使用。
(四)资金来源:公司自有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
二、审议程序
2025 年 7 月 27 日,公司 2025 年第七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核通过《关于 2025
年度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2025 年 7 月 28 日,公司八届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该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本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不需履行关联交易表决程序。
三、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主要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
虽然理论上临近交割期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趋于回归一致,但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如全球经济危机、突发重大政治事件等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可能背离。例如在 2022 年受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暴跌,而部分地区因物流受阻等原因,现货价格未能同步下跌,导致部分套期保值企业出现较大损失。这种价格走势背离会影响公司套期保值操作效果,甚至造成亏损。
2、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当市场交易不活跃,如某些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月,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减少,此时公司若想平仓,可能无法按现行市价或相近价格成交,导致无法及时调整套期保值头寸,增加价格波动风险。
现金流动性风险: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及逐日盯市制度。若市场价格不利波动,公司期货账户保证金余额可能快速减少,当保证金不足且无法及时追加时,将面临被强行平仓风险。例如,在棉花期货价格短期内大幅波动时,公司可能因保证金不足被强制平仓,错失后续价格有利变动带来的盈利机会,甚至造成实际损失。
3、技术风险及操作风险
期货交易高度依赖电子交易系统,若出现不可控制或不可预测的系统、网络、通讯故障,如交易高峰期服务器宕机、网络中断等,将导致交易系统非正常运行,交易指令延迟、中断或数据错误,影响公司及时把握市场时机进行交易操作,带来交易损失。同时,交易员操作失误,如下单时输错价格、数量等关键信息,或对市场行情误判导致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意外损失。
4、政策风险
期货市场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影响较大。若国家对棉花、白糖、油类、粕类等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保证金比例、交割标准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影响相关产品供需结构,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公司套期保值策略实施效果。例如,国家加大对棉花种植补贴力度,可能增加棉花产量,导致棉花期货价格下跌,打乱公司原有的套期保值计划。
5、无法履约的风险:
在参与外汇类衍生业务时,可能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公司已经持有的远期结售汇合约或者期权合约无法正常履行交割带来的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制度保障
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商品衍生业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只能以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为目的,严禁进行投机交易。制度对业务操作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能分工、审批权限、授权制度、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报告制度、信息保密、责任追究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套期保值业务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2、组织架构
公司成立“商品类衍生业务领导小组”,作为公司期货业务管理机构。董事长担任期货小组负责人,在董事会、股东会授权范围内负责监督执行。期货部负责具体业务操作,依据实际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进行期货合约买卖操作。业务部门及时提供原材料采购计划与价格信息,销售部门反馈产品销售情况与市场需求,为套期保值决策提供依据。审计部门定期对交易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与监督,确保业务合规性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严格按照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3、 规模控制
严格控制套期保值规模,公司进行期货套期保值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实际采购或预期销售的数量,期货持仓量不超过需要保值的数量。例如,在棉花业务中,根据公司棉花收购情况与库存情况,合理确定期货套期保值合约数量,避免过度套期保值或套期保值不足。同时,严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规定权限下达操作指令,所有交易计划需经相关部门审核、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确保交易操作合规、风险可控。
4、资金管理
公司用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通过开户银行转账,保障资金流向可追溯与安全。开展期货业务所需资金(含临时追加保证金)由期货部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批准的年度额度内提出申请,后根据业务实际需求按照经批准总额度分阶段进行入
金,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流动性风险。
5、分阶段制定业务计划
对于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中,远期结汇合约以及期权合约由于实货贸易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无法全额履行的,根据合同或者基于业务的谨慎预测分阶段制定业务计划,并对所有业务计划项下的基于合同以及基于业务的谨慎预测作出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测算系统,加强外汇业务风险的动态监测,对未了结合约对应回款额不确定的风险及时预警,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对持有的远期结汇合约以及期权合约进行差额交割,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无法履约风险带来的损失;对持有的远期结汇合约以及期权合约进行反向平仓。
6、人员管理
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培训,定期组织期货业务知识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期货公司分析师等进行授课,提升从业人员对期货市场的认知水平与交易操作能力。同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诚实守信、合规操作意识。
四、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及相关会计处理
公司通过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部分规避和防范主要产品、原料价格及外汇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公司实现稳健经营。
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等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最终以经公司年度审计机构审计确认为准。
五、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核意见
经审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商品类和外汇衍生业务,有利于控制实货价格波动风险,防范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提高公司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已就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建立了《公司商品类衍生业务套期保值管理制度》《公司外汇业务套期保值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我们同意公司期货办作
为公司商品类和外汇衍生业务操作主体,同意公司子公司天沣物产、银通棉业具体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同意公司 2025 年度套期保值业务计划。
特此公告。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7 月 29 日
报备文件
(一)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二)《公司商品类衍生业务套期保值管理制度》
(三)《公司外汇业务套期保值管理制度》
(四)公司关于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