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期货: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2 19:45:43
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公司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营业部及分公司)以及瑞达新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含下属孙公司厦门瑞达源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厦门瑞达置业有限公司、瑞达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含下属全资孙公司瑞达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瑞达国际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瑞达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瑞达国际开放式基金型公司)、瑞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达瑞控科技有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采购业务、资金活动、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关联交易、财务报告、信息系统、内部监督等。根据《财政部 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通知》,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关联交易未经恰当审批及披露风险、财务报告编制。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事项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各项具体内控制度的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2024年,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具体标准与上年度保持一致。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
重要程度项目 定量标准
重大缺陷 错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10%
重要缺陷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5%≤错报<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10%
一般缺陷 错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5%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标准:
a、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行为;
b、因会计差错导致证券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
c、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重大错报;
d、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认定标准:
a、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b、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c、对于非常规或特殊交易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或没有实施相应的控制机制,且没有相应的补偿性控制;
d、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的财务报告达到真实、完整的目标;
3)一般缺陷是指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执行。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
1)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标准:
a、公司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b、相关管理制度存在重大设计缺陷;
c、公司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重大决策失败;
d、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流失严重;
e、媒体负面新闻频现以及其他对公司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情形。
2)上述重大缺陷以外的其他缺陷可确定为重要缺陷或一般缺陷。
四、内部控制内容和执行情况
(一)控制环境
1、组织架构
公司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求,遵循“强化制衡机制、加强风险控制、维护股东权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原则,建立了以股东会、董事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架构及规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了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各机构权责明确、相互独立、相互制衡、运作规范。
(1)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已按照《公司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据股东会的议事规则行使各项职权,对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的常设机构,依法行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权,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及提名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并制订相应的工作细则,明确了其权责、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其中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以便于独立董事更好地发挥作用。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股东会负责,依据《监事会议事规则》行使各项职权,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财务状况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督,并发表意见。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责任制,负责组织实施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事项,由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组成总经理办公会,主持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总经理办公会下设交易风险控制委员会、IT治理委员会和资产管理决策委员会,执行日常经营的风险管理职能。
公司首席风险官对董事会负责,全面负责对公司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依照《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2022年修订)》的要求定期及
不定期向公司董事会、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履行报告工作。
(2)职能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公司按照“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原则,建立、健全了董事会、经
营管理层及首席风险官、内审部门、合规及风控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和分支机
构等多层级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并明确了各级机构应当承担的内部控制职责。综合考虑公司业务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公司已按照
科学、高效、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部
门岗位设置及职责等,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业务之间依照合规和风控要求,
建立起利益冲突管理、信息隔离墙等内部控制机制,各部门及部门内部各岗位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管
辖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工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对所管辖业务
内部控制的建设、实施、维护及监督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
人员按照“不相容岗位不兼职”的原则进行分工,实行垂直管理。
2、发展战略
公司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劣势等影响因素,制定发展战略,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公司在资源配置、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发展战略予以充分保障,设立了战略委员会,同时制定了工作细则,明确了人员构成、职责权限、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等内容。
3、社会责任
公司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努力实现公司与员工、公司与社会、公司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公司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认真履行上市公司法定义务,持续及时披露信息,不断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加强客户服务和提升客户满意度,发挥专业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通过推行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岗位安排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以及期货交易所的号召,主动参与各类“保险+期货”项目,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多个地区开展橡胶、饲料、
玉米、白糖、生猪等价格保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公司联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101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全国9个省份,涉及品种包括饲料、玉米、生猪、白糖、鸡蛋、橡胶、豆粕,累计惠及8,344户次农户、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户和18家企业。项目覆盖饲料92.50万吨、玉米44.83万吨、生猪2.06万吨、白糖1.21万吨、鸡蛋3,061吨、橡胶2,000吨、豆粕90吨,项目金额累计超过38亿元。此外,公司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及党建联动,在河南桐柏县、新疆和田县等15个重点地区投入资金87.54万元,惠及超1,300名农村就业人口,采购农产品37.54万元,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4、人力资源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专业、勤奋”的人力资源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基于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公司通过加大对瑞达文化的塑造及事业平台搭建的力度,真正培养一支高度认同公司价值观,善于履职、忠诚事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一支有凝聚力、能战斗的员工队伍。通过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淘汰优化等措施,以岗定人,确保员工整体动态平衡及与业务的协调一致,并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和用人机制。建立以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以贡献论价值的分配机制,将薪酬激励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