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执行情况的报告
公告时间:2025-03-28 19:41:37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
行动方案执行情况的报告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
易所倡议,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制定并于 2024 年 6 月 8 日披露了公
司《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此后,公司积极落实相关工作,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于 2025
年 3 月 27 日召开董事会 2025 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4 年度“提质
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执行情况的报告》。
具体内容如下:
一、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扎实履行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2024 年,公
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刻把握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模式,助力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科技金融构建以“总行工作专班+重点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的“双菱形”科技金融组织结构,深度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成为科技金融生态圈的重要纽带,陪伴科技企业成长的伙伴银行。绿色金融加大绿色资产配置,焕新推出《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综合服务方案》,重塑“1+6+8+N”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丰富绿色低碳转型金融工具箱,落地多区域市场首单可持续挂钩贷款。普惠金融创新构建“智·惠·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线上化、标准化、定制化、广泛化特点的四大“惠系列”产品,搭建公个融合的普惠金融经营体系。养老金融推出“浦颐金生”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揭牌首批“浦颐金生”养老金融工作室,形成“银发客户专属服务方案”。数字金融聚焦“数智新浦发,双核芯服务”,推出以“智、简、融、惠”为核心理念的数字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焕新发布“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两大平台。
(二)积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有力发挥上海金融旗舰企业作用。2024 年末上海分行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资产规模合计超 1.73 万亿元,占公司
总资产规模 18.98%。经济中心方面,积极支持上海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搭建并购业务国际化服务框架,拓新“浦银并购”品牌。金融中心方面,加强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支持,持续助力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参与“互联互通”与人民币国际化,助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贸易中心方面,打造“6+8+X”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合作,助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打造跨境金融领域的制度供给和创新中心。航运中心方面,支持航运贸易线上化发展,参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船舶融资,围绕“港、船、区、人”助力邮轮央企落户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方面,推出首个孵化器“张江创孵基地”,举办系列科技会客厅活动,以点及面强化科技金融生态链接。
二、强化“数智化”战略引领,推动主责主业提质增效
(三)全面实施“数智化”战略,加快推动转型升级。2024 年,公司坚定践
行“数智化”战略,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高效重塑银行经营逻辑和组织体系,经营效益实现较好增长,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4 年末集团资产总额 94,618.80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4,546.33 亿元,增长 5.05%;负债总额 87,170.9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4,427.36
亿元,增长 5.3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707.48 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15.55 亿元,增长 0.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2.57 亿元,增长 23.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42.07 亿元,增长 30.47%。
(四)加快布局“五大赛道”,推动主业高水平发展。科技金融,创设“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整合“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
务,2024 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 7.1 万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 6,024 亿元(报
送监管口径),较上年末增长 20.48%。供应链金融,发布数智供应链品牌“浦链通”,自建“浦链e融”供应链平台投产运营,2024年末在线供应链业务量2,669.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44.52%。普惠金融,推出“4+N+X”数字普惠特色产品体系,四大“惠系列”产品覆盖公司和个人全客群、抵押及信用全品类,2024 年末普惠两增口径贷款余额 4,657.1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26%。跨境金融,发布“浦赢跨境”金融服务品牌,形成“6+8+X”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升级打造两大跨境线上服务平台和七大跨境数字化产品研发,2024 年末跨境业务量超 4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7%。财资金融,构建“135N”零售客户经营体系,以集团化优势推动“财富+资管”的双轮驱动,2024 年末管理的 AUM 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88 万亿元(含市值),较上年末增长 5.37%。
(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通过强化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与数字生态“五数建设”,将金融服务由单点扩
展到多维,由单时点扩展到全过程,贯穿全生命周期,进而将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宽度、精准度实现更高层级的跃升。数字基建,以企业级架构为顶层设计,推动金融云、数智平台、核心分布式重构、信用卡分布式重构等工程建设,形成一体化、工程化、规模化的多模态大模型服务能力。数字产品,打造贯穿客户旅程、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谱系。数字运营,创新获客、活客模式,有效对接需求,快速迭代产品。数字风控,升级客户风险预警工具、优化预警规则,建立一体化、线上化的闭环管理预警体系。数字生态,推进战略客户生态经营,加强生态伙伴之间数字化、智能化资源的链接。
(六)加强全面风险合规内控管理,保障经营高质量发展。公司建立从新投放监测到风险处置出清的全流程风险资产管理模式,坚持“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2024 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
731.54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0.44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6%,较上年末下降 0.1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186.96%,较上年末上升 13.45 个百分点,为 2015 年以
来的最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坚持“守好底线、赋能发展”,一手抓合规管理与全行高质量发展同频同向,另一手抓合规重点工作落地,推动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
(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高标准基础建设。资产负债管理加强净息差管控,提升中高收益贷款投放、增强结算性存款留存和综合化经营服务能力。组织保障体系理顺客户经营机制,加强前台部门配置,实施总行本部组织架构改革,快速释放生产力。资源保障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集约化财务资源,进一步向前端业务倾斜,优先保障战略领域、重点赛道、重点业务配置,扎实推进降本增效。政策保障体系开展“简清工程”提高内部沟通效率,“流程再造”提升客户体验,“制度优化攻坚行动”实现“基层减负,制度落地,效果提升”。
三、坚持规范运作,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推动公司治理提质增效
(八)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深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效融合。公司坚持将党委研究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从治理架构上确立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营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有机统一,推动提升公司治理的科学性、稳健性和有效性。优化党委前置程序清单,将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履行好国有金融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九)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公司董事会强化战略引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系统推动战略谋篇布局,全面推进“数智化”战略落地实施。2024 年,召
开董事会 15 次,审议通过议案 99 项,审阅专项报告 22 项。董事会下属四个专
门委员会召开会议 40 次,审议通过议案 105 项,审阅专项报告 26 项。建立健全
董事会督办机制,形成董事会议题会前申报、会中审议、会后督办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年内 3 名新任董事正式履职,为完善公司治理带来更多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保障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切实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2024 年,公司董事会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最佳实践”奖。
(十)优化完善独立董事工作制度。2024 年,为进一步发挥董事咨询、质
询作用,公司创新建立董事多层次履职体系。落实《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组织召开 7 次独董会议。召开战略研讨会 3 次,邀请独立董事为全行解读分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据资产入表新规、新《公司法》、资本市场趋势等讲座 4 场;组织独立董事开展人工智能、数据资产入表等联合课题调研,形成了“有主题、有任务、有研究、有建议、有落实”的双向赋能的调研机制;年内组织赴 9 家境内外分行进行现场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对公司落实“数智化”战略、推进“五大赛道”业务成果转化积极献言献策,为经营发展提供多元视角的意见和建议。
(十一)依法依规强化“关键少数”责任。2024 年 12 月 19 日,公司大股
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经营前景的信心,启动增持公司股份,
提振市场信心,并于 2025 年 3 月 4 日全部完成。公司监事忠实、勤勉履职,努
力提升监督成效,推动公司建立良好、诚信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准则。年内召开监
事会 14 次,审议议案 99 项,审阅报告 17 项。公司高管层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以
“数智化”战略为引领,接续发起四场攻坚战,合力扭转经营颓势,在艰难的形势下推动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向好。公司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2024 年内开展新一轮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严格落实高管人员薪酬分配相关要求,做好职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四、强化信息披露,完善投关体系,加强市值管理
(十二)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稳定并增强投资者合理回报。公司管理层始终牢固树立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与投资者分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 2024 年度的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 30.16%。公司坚持在稳健、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持续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及时让投资者分享公司价值创造成果。
(十三)加强市值管理,关注各类股东的利益诉求。2024 年,公司积极响应
监管指引,围绕市值管理核心逻辑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主线,从机制建设、模式创新、方法提升等多方面着手,推进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努力重塑优质蓝筹形象。2024 年末,公司股价收于 10.29 元/股,较年初上涨61.14%,在上市主要银行中排名领先。公司高度重视各类股东的利益诉求,承办“中小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高管层以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认同与信任。建立股东会决议落实与督办机制,用股东智慧赋能公司经营管理。持续提升中小投资者感受体验,全年接听中小投资者来电 500 余次,回答网络留言近百条。
(十四)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方式,做好各类投关活动。一是创新打造“数智化、精益化”投关管理模式。在集团层面持续优化自上而下的“董事会-经营层-投关团队”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内部高效协同+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