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个股评级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维持高分红积极回馈股东-2024年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3-24发布
# 核心观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746亿元,同比-4.29%;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16.79%。2024Q4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80亿元,同比-4.61%,环比-10.42%;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19.09%,环比-29.00%。

   事件2:公司于3月23日宣布,公司部署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在两个层系分别试获日产1108立方米、167立方米油当量,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纪录。

   点评:一、24H2油价下跌叠加炼化产品需求低迷,2024年归母净利润承压2024年布油均价为79.86美元/桶,同比-2.8%,总体维持高位,但24年9月至12月受中东地缘政治缓和、原油需求预期下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快速下跌,Q4布油均价为74.01美元/桶,同比-10.7%,环比-6.0%。24年境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0%;受柴油需求下降影响,境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1.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1.2%,柴油同比下降5.4%,煤油同比增长13.3%;

   境内主要化工产品需求保持增长,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2.4%,但受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影响,化工行业盈利仍在低位。公司全力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大力降本减费,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94亿元,同比-7.5%。

   2024年,公司上游业务受益于油价维持高位、"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和天然气产业链盈利能力提升,实现息税前利润597亿元,同比+24.3%。受炼油需求不振、炼油产品毛利下滑影响,公司炼油业务实现息税前利润52亿元,同比-73.9%。受成品油需求下滑影响,营销及分销业务实现息税前利润223亿元,同比-23.9%。化工行业景气度仍在底部,24年公司化工业务实现息税前利润-117亿元,同比增亏9.14亿元。

   二、分业务解读:上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炼化业务成本控制成效凸显1、上游坚持"增储上产",天然气盈利能力创新高2024年公司上游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597亿元,同比+24.3%,Q4单季实现息税前利润145亿元,同比+126.5%,环比+1.1%,主要由于公司增储上产持续推进,以及天然气全产业链盈利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原油实现价格74.5美元/桶,同比下降2.1美元/桶,天然气实现价格2.23元/方,同比增加0.74元/方。2024年,公司生产原油282百万桶,同比+0.3%;生产天然气397亿方,同比+4.7%。

   公司积极降本增效,24年油气现金操作成本为14.7美元/桶,同比下降0.4美元/桶。

   2024年,公司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增储稳油增气降本增效取得新进展。勘探方面,全力拓矿权、增储量,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松辽盆地风险勘探、渤海湾盆地页岩油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原油开发方面,加快推进塔河、准西、胜利海上等原油重点产能建设,加强老油田精细开发;天然气开发方面,积极推进顺北二区、川西海相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在北部湾海域,公司将该区域作为勘探战略接替新区,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建立完善复合油气成藏理论,为后续高产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2、炼油需求下滑,现金操作成本小幅下降2024年公司炼油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52亿元,同比-73.9%,Q4单季实现息税前利润-9.65亿元,主要由于柴油需求疲弱、炼油产品毛利收窄,以及油价快速下跌带来库存损失。公司全力做大有效益的加工量,保持较高负荷率,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节奏,推进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2024年公司加工原油25230万吨,同比-2.0%,生产成品油15349万吨,同比-1.6%,其中,汽油产量同比+2.6%,柴油产量同比-10.3%,煤油产量同比+8.6%。24年公司炼油毛利为5.8美元/桶,同比下降1美元/桶,现金操作成本为4.0美元/桶,同比下降0.1美元/桶。

   3、销售业务加快转型,非油利润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销售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223亿元,同比-23.9%,Q4单季实现息税前利润24.55亿元,同比-12.1%,环比-27.7%,主要由于柴油消费疲弱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和网络优势,加快加气和充换电网络发展,提升非油业务经营质量,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2024年,公司成品油总经销量23933万吨,同比+0.1%,其中境内成品油零售量11345万吨,同比-5.6%,境内成品油直销分销量6938万吨,同比+2.0%。

   2024年公司非油业务实现利润47.21亿元,同比+2.3%。

   4、化工景气度触底,单位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公司化工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117亿元,同比增亏9.14亿元,Q4单季实现息税前利润-69亿元,同比增亏28亿元,环比增亏43亿元,主要由于化工景气度低迷,以及化工板块计提减值损失15.47亿元。24年公司乙烯产量为1347万吨,同比-5.9%。公司大力降本减费,挖潜增效成效显著,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加强战略客户合作和产品定制化服务。24年化工单位完全加工成本为1369元/吨,同比下降90元/吨。

   三、维持高分红叠加回购增持工作稳步推进,彰显投资者回报价值公司2024年全年股息为0.286元/股,派息率为69%,与上年基本持平,以3月21日收盘价计算的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4.9%、7.2%。2024年,公司累计回购A股股份1.30亿股,H股股份3.28亿股,回购A股总金额为8.16亿元,H股总金额为14.36亿港元,若将分红与股份回购合并计算,24年公司利润分派率约为75%。2023年11月11日至2024年11月10日期间,中国石化集团累计增持公司3.74亿股股份。公司维持高分红政策,回购增持工作稳步推进,彰显投资者回报价值,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四、科技创新、降本增效成果斐然,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2024年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收获新成果,上游方面,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突破,济阳、苏北等断陷盆地页岩油开发技术支撑效益建产。

   炼油方面,轻循环油(LCO)加氢裂化-芳烃抽提生产轻质芳烃(BTX)产品的催化剂与技术实现应用,动物疫苗白油、超高压变压器油等特种油品实现应用。

   化工方面,全球首套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装置建成投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线性α-烯烃(LAO)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转化。此外,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乙烯工厂建成投用,国内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示范项目成功建成。降本增效方面,24年公司上游、炼油现金操作成本分别同比下降2.3%、2.6%,化工单位完全成本同比下降6.2%。长期来看,公司将加强降本增效工作,推动炼化转型升级,加速"一基两翼三新"布局,我们认为公司长期角度仍具备优异投资价值。

   # 盈利预测与评级

   24年公司业绩承压,成品油需求超预期下行,化工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5-26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下调5%)/621(下调5%)/66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48、0.51、0.55元/股。展望2025年,油价中枢下行,利好公司炼化主业盈利提升,公司坚守长期主义,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未来随着化工行业景气度整体向好,公司新产能逐步投产,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业绩有望增厚,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前景,因此维持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东北制药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