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个股评级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唯赛勃(688718):2022压力释放,2023提锂业务蓄势而发-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

中信证券   2023-05-04发布
经营概况: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3.08亿元,YoY-18.8%;归母净利润0.31亿元,YoY-37.8%。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0.89亿元,YoY+27.2%;归母净利润0.07亿元,YoY+2725.9%。2022年受疫情影响,上海生产基地进行了两个月的停产封闭,叠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公司2022年营收、净利润有所承压。随着公司盐湖提锂业务逐渐推进,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显著改善,2023年业绩值得期待。

   国内膜材料龙头,积极开拓提锂业务。唯赛勃成立于2001年,二十年来聚焦膜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主要产品包括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系列产品、复合材料压力罐等,是国内唯一同时开展膜元件及配套装备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公司于2019年起积极开拓新能源提锂业务,布局盐湖提锂、锂黏土提锂等新兴膜物料分离领域。根据公司官网,2019年4月与启迪清源达成合作,为"青海盐湖2万吨/年碳酸锂膜法分离浓缩精制BOT项目"提供膜元件压力容器。根据2023年1月公司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在原卤提锂方面,针对西藏盐湖定向开发的低温预处理纳滤膜等膜系统正在进行中试;在矿石提锂方面,自研膜法矿石提锂工艺,相关中试已完成。此外根据2022年年报,公司积极推进膜法技术在电池回收、钛白粉等更多领域的应用。

   膜材生产技术先进,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唯赛勃膜材生产技术国内领先,配方与生产工艺壁垒高企,装备自动化水平高,从产水通量和脱盐率等核心指标看,产品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盐湖提锂契合公司技术基因,公司独创低温预处理纳滤膜、高盐浓缩膜等膜系统,相关产品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我们预计2025年年度盐湖提锂膜市场规模将达12.5亿元,约为2022年的4倍。除盐湖提锂外,随着自来水提标、超纯水制备、水资源开发等行业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4亿元和18亿元,对应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和23%。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当前外国巨头占据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的80%以上份额,国内以沃顿科技、唯赛勃为代表的少数膜材料生产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多的项目案例,产品竞争力正不断增强。未来国内企业有望凭借成本和本土化优势以及针对特定领域的新产品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实现膜产业的国产替代。

   此外公司还中标了"十三五"首家纳滤水厂示范工程,料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各地直饮水建设。

   风险因素:提锂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技术落后的风险;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原材料依赖进口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唯赛勃深耕膜材料20余年,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开展反渗透与纳滤膜材料、膜元件压力容器以及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等三大类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19年率先开始布局盐湖提锂业务,已经成为青海盐湖提锂膜法分离项目的膜材料供应商。针对适用于西藏地区的原卤提锂法,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预处理纳滤膜系统正在进行中试;在矿石提锂方面,自研膜法矿石提锂工艺已完成中试,锂析出率达99%。随着公司在提锂业务形成突破,预计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小幅调整公司2023-2025年EPS预测至0.50/0.68/0.87元(2023-2024年EPS原预测为0.50/0.69元,2025年为新增预测)。考虑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可比公司久吾高科、蓝晓科技2023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约为40x),相比于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唯赛勃值得一定估值溢价,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反渗透膜与纳滤膜生产技术国内领先,配方与生产工艺壁垒高企,装备自动化水平高,独创低温预处理纳滤膜、高盐浓缩膜等膜系统以及膜法矿石提锂工艺,后续成长空间广阔。我们保守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94%,保守取0.57倍PEG(可比公司较低值),对应的PE倍数为54倍。综合考虑PE及PEG估值法,给予公司2023年50倍PE,维持目标价25元,维持"买入"评级。

唯赛勃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