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站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容百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公告时间:2024-04-29 18:59:24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机构名称: 被保荐公司简称: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姓名:韩斐冲 联系电话:010-56839312
保荐代表人姓名:董瑞超 联系电话:0755-82492010
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百科技”、“公司”或“发行人”)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保荐机构,对容百科技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正极材料的销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锂盐、镍盐等,2022 年度、2023 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53,229,887.56 元、580,908,514.51 元。受锂盐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公司加大在新材料及前沿技术领域的开发投入影响,公司利润短暂下滑。若后续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程度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则公司可能会存在业绩
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关键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制造的工艺技术升级。动力型锂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市场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极其严格,持续保持高素质的技术团队、研发并制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行业竞争所带来的核心技术泄密、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如果未来动力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核心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公司因研发人员问题、技术储备问题等导致不能保持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水平,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十分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密、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保证各项研发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通过对核心技术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和工作岗位隔离制度、对专有技术资料信息严格监管、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协议等方式,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经营风险
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生产的三元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为镍盐、钴盐、锂盐,由于相关原材料的价格较高,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由于原材料端处于供需错配的修复阶段,公司面临较为复杂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问题,另外,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突发性事件也会导致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对公司稳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一方面,公司基于新一体化战略,与上游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业投资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提高上游供应的稳定性并降低供应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专业化的加工贸易平台容百商社,借助此平台能够与上游供应商有效开展贸易、加工和投资活动,使得公司供应链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并形成一定的竞
争力。
2、产能扩张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国家支持的新兴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玩家众多且仍在不断增加,可能会出现竞争加剧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另外,随着终端需求的不断调整,正极材料企业可能面临终端技术路线变动导致的现有产能需求减少的风险。
对此,公司基于行业增长的预期、终端应用的反馈及海内外下游客户的需求情况,经过充分、科学缜密的论证,审慎、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国内外产能,目前公司已建成正极产能 20 余万吨,新产线正在进行爬坡和转固,产能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将加强制造和销售人才的储备与培训等工作,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前沿技术储备,以降低终端技术路线变动带来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3、不同区域政治文化差异带来的全球化经营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加速落地,跨国多基地运营涉及的组织架构日益庞大、管理链条逐步延长、组织人员背景愈加复杂,公司总体管理难度逐步增加。若未来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不能形成高效完善的跨国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公司将面临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
对此,公司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开展并萃取出系统化、工程化的组织变革理论、工具与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三体系组织变革,形成以“市场体系—研发体系—交付体系”为铁三角流程化运作的三大体系。通过变革,公司在国内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提高了人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强有力地实现管理团队改善,降低国际化管理风险。
(四)财务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在磷酸锰铁锂、钠电以及前驱体的投入,在人才团队、研发投入、产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且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国际客户需求,公司在韩国投建了新的生产项目,包括年产 4 万吨高镍三元和年产 2 万吨磷酸锰铁
锂的正极项目,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同时,新建成产能的陆续投放和供应链端的管理措施,导致运营资金需求增加。另外由于上游锂、镍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会带来存货跌价损失等风险,终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波动,可能带来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及发生坏账的风险。随着公司业务中以外币结算的业务逐步扩大,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
对此,公司建立了较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对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性风险进行严格管控,通过开源节流、管控应收款等措施以保障现金流的稳定。
(五)行业风险
1、行业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但安全性、购买成本、充电时间、续航能力、配套充电设施等因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未来,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变化、出现配套设施建设和推广未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增长、客户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认可不及预期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可能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动力锂电池厂商对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锂电池又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技术路线。近年来,高镍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得到部分国内和海外终端车企的积极应用,但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公司若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与市场需求匹配的材料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方向为三元正极材料,同时,作为全市场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和储备磷酸锰铁锂、钠电、富锂锰基等多种正极材料相关技术和产能。另外,公司与行业头部的下游电池厂、终端车厂均保持了紧密联系,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行业需求动向,多路线布局叠加掌握市场实际
(六)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正在加速落地全球化战略,在不断开拓国际客户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海外办事处、生产基地等项目,但境外业务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可能会面临多种风险,从而对公司境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带来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罢工、动乱等导致生产或供应中断;当地宏观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当地的劳工、税收、进出口、投资、外汇、环境等相关法规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当地政府外交政策出现不利变化等。国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法律体系等与中国存在一定差异,不排除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面临当地相关政策变动等带来潜在经营风险,若海外项目当地的投资、税收、进出口、土地管理、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海外建设项目将面临无法在计划时间内建设完成的风险,进而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
对此,公司基于在韩国投资经营多年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境外投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制定了切实的战略规划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应对宏观环境风险做好了充分准备。公司会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环境、政治局势,对投资标的的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法律体系等开展定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开展过程中,公司将遵守当地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保持与当地政府的积极沟通,最大程度减轻宏观环境风险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的影响。
(七)其他风险
1、募投项目相关风险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投资项目虽已经公司充分论证,但该论证是基于当时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变化等条件所做出的投资决策,在当下实际运营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市场环境突变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2、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风险
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的安全与环保压力正在增大,
可能会存在因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安全环
保事故风险。此外,公司前驱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少量废气、废
水、废渣,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发生安全
环保事故,公司将面临被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的可能,进
而出现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
对此,公司制定并实施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环安奖惩制度》等安全生
产相关的制度规范,将安全生产与各部门及高管个人薪酬绩效挂钩,并明确安全
管理、隐患排查、应急管理、事故处罚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要求及标准,建立了自
上而下、覆盖总部和下属分子公司及各生产单位全范围的安全管理架构,以实现
安全生产、绿色发展。
三、重大违规事项
无。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 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主要财务数据 2023 年 2022 年 增减幅度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
营业收入 22,657,274,651.38 30,122,995,138.19 -24.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80,908,514.51 1,353,229,887.56 -57.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515,391,565.36 1,316,756,769.65 -60.86
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95,379,751.91 -240,981,050.07 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8,698,065,813.64 6,964,671,593.28 24.89
总资产 24,639,096,566.49 25,660,046,343.51 -3.98
2023 年,公

容百科技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